建立好的分配机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究竟如何分配好利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每一个企业在这个问题上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企业究竟应该拿出多少钱来用于分配呢?
这个分配具有科学性吗?还是由老板拍脑袋决定的?
企业如何能够做到按照价值贡献来确定员工的利益分配?
如何利用好分钱的机制,让高管团队保持一条心不变,卯足精神使劲干?
如何分钱,才能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在行业不景气或者企业效益下滑的时候,又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对员工的薪资水平进行调整?
常用分配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般的企业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这里,我选取了一些落后的方法,它们可能会导致钱越分越少,越分,劳资双方越不满意。比如:
1、固定工资+定额奖金:大部分企业都会设定固定工资,然后再加一个定额的奖金,比如13个月薪、14个月薪或者15个月薪。这种方法从本质上看是平均主义,是大锅饭。
2、“底薪+提成’制。大部分企业的常用方式是业务提成制,尤其是在销售部门,或者是一些不需要团队协作,凭个人能力就能够达成目标的业务领域,会普遍采用提成制来进行利益分配。客观地说,在企业业务增长的过程中,这一机制的确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经济不景气或者是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提成制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导致士气下降,团队不稳定。再有就是,在“肥”的业务“瘦”的业务之间如何进行平衡,也是提成制很难解决的问题。
3、缺少利益分配的机制和规则:有一些企业并没有合理的加薪或利益分配机制,缺少既定的规则,所以员工的薪酬水平其实是员工个人与企业博弈的结果。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它能够催生像百灵鸟一样会唱歌的“好员工”,也会导致员工做假动作。俗话说: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能说会道的员工有更多加薪机会,就会滋生投机分子。甚至有一些企业仅凭印象加薪和分配,这就导致员工报喜不报忧。
4、不合理的目标设置:此外,一些企业设计了一些超目标的奖金。这些方式都有它一定的适用场景。但是在业务不稳定态,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超目标的奖金经常会因为目标难以达成,导致员工和团队的松懈,最终无法实现激励。
上面列出的是一些我认为比较落后的分钱方法,它们最后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钱也分了,但是劳资双方都不满意,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有三种薪酬模式适合企业的发展,可以激励员工,同时不增加企业的成本。
激励性薪酬制度1: KSF增值分配法
适用员工:管理人员,核心员工,一线员工。
岗位特点:他们是企业价值的直接创造者,对企业的利润影响最大,是企业需要积极“笼络”的人才。
同传统薪酬、绩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着眼于五个要点:
1、大弹性、宽幅:
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变量越大,弹性就越大,激励性就越强。因此,KSF要求从原来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宽带激励设计,通常比例锁定在60-80%。
2、高绩效高薪酬: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
·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3、利益趋同:
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KSF认为员工工资应该属于资本,员工是来创造价值的,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
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4、激励短期化:
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所以,KSF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1.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
2.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
3.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
KSF如何激励员工?
对于员工来说:
我做的每一项有产值的事情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薪资回报
做的越多,得到的越多,那我自然愿意去干
薪资是由数据说话,这样也就避免了有关系的人拿的更多的不公平现象
对企业来说,
员工有了工作动力之后,对企业的利润贡献也会更大
避免了养“闲人”的情况
员工在别的地方拿到更高薪资的可能性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也会减少
KSF三大遵循原则:
数据说话:一定要有数据的支撑,没有数据的绩效方案是不足以让员工认同的。
结果导向:所用指标的选择一定是要冲着企业要的结果或存在的问题去的。
效果付费:所有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的部分(增量分配)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KSF操作流程:
1、将岗位原工资分解到核心K指标上;
2、每个K指标从数据分析找到平衡点;
3、每个指标超过平衡点即有奖励,低于平衡点即有压力;
4、每一个K指标:对于企业,是利润增长的渠道;对于员工,是工资增长的渠道;
5、从此,员工工资越高,企业利润也越高;
6、从此,员工和企业利益是趋同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一致的。
KSF薪酬全绩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1、KSF比KPI更注重劳资利益平衡,容易被员工接纳,发挥快效价值;
2、KSF既是一份加薪计划,又是快速改善企业绩效的系统方案;
3、KSF打破薪酬刚性痼疾,构建激励性、增长性的薪酬绩效。
4、KSF让员工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干活,充分挖掘员工潜能!
5、KSF让企业与员工利益驱同,思维达成高度统一。
6、KSF让老板学会了如何分钱;
7、KSF让老板解放了自己,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
这种薪酬方案设计最为核心点就是利益平衡点设计:
平衡点是KSF重要的支点,这个支点的一头是企业的利益,另一头是员工的利益,而支点的核心两个面是:产值+价值!
1、盈亏平衡点。
也称“保本点”,对于刚创办的企业、处于亏损期的企业比较有用。
2、历史均值。
全年平均值、AB季均值、参照期均值等。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可能并不会参考全年的均值,而是看最近一个周期的均值,即参照期均值。
3、共识点。
即企业与员工达成共识的支点。常用于历史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形,也适用于以前没有要求、不需要数据支持、依靠经验或感觉来判断的情况。例如,培训课时数、工作制度每月完成个数、小微企业员工流失人数等。
4、保守预算。
由于可参考数据不全或新业务存在不可对照性等原因,可用保守方式进行推测、预算。同时很多企业喜欢做大预算、做高目标(乐观预算)。不同的是,保守预算强调正常情况下的可实现性,排除一些可能性与单纯期望性。例如,公司明年新开一个项目,预计可做到销售额1000万,但这可能是乐观估计,管理层可能更愿意接受800万的销售目标。需了解更多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绩效等资讯:zwwjx168
5、同期可比值。
通常是对AB季或特殊期的直观对照,令平衡点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意味着他做出了更好的结果,员工收入越高,企业效益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