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医圣祠 | 我不是药神,我是医圣――张仲景

医圣祠 | 我不是药神,我是医圣――张仲景

作者: 祠典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14:33 被阅读7次

      张仲景,名玑,字仲景,南阳人。自幼聪明好学,少有大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年轻时曾拜名医张伯祖为师。汉灵帝时举为孝廉,任长沙太守。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前人的医药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总结出医药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诊疗体系。张仲景“医圣”之名,名至实归。《伤寒杂病论》传至千秋,惠及万民。

医圣祠

      宛城南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家乡人民为了纪念我国中医鼻祖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就在他的墓地上修建了医圣祠。医圣祠座落在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在时代风云中,这座建筑几经破坏。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对医圣祠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新建,使这一古老的祠院重放异彩,成为海内外一大名珠胜地。医圣祠现占地面积120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墓祠古建筑群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计有大殿、东西偏殿、过殿、拜殿、仲景墓、春台亭、秋风阁、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广济馆、仲圣堂、寿膳堂、山门、六角亭、医圣井、荷花池、历代名医塑像、东西碑廊、大门、汉阙等。

      登上九级踏,迎面而立的是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门阙既可登高望远,又是权威的象征,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朱雀,西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和吉祥。在宏伟壮丽的金黄色琉璃瓦的映衬下,正门上方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更加显得庄严肃穆。朱漆大门上装饰着重约三百斤的青铜"辅首衔环",象征着雄伟和威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铺首衔环。

照壁

      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长宽各为3.5米,为当代碑林所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背面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穿过门厅,进入祠院内,宽敞的院落中间是一条青石板铺设的道路。路中央矗立着张仲景汉白玉雕像。

张仲景汉白玉雕像

      两旁伫立着中国历代十大名医像。分别是:歧伯、扁鹊、医和、华佗、王叔和、、葛洪、孙思邈、成元已、李自珍。祠院东西两侧是长廊。东长廊内镶嵌有张仲景生平事迹石刻组画49块,西长廊镶嵌有历代名医石刻像112幅。走过长廊,迎面是医圣祠山门,门前立有明代雕刻的石狮一对。

医圣祠山门

      山门两侧是“春台亭”和“秋风阁”,是祠院登高揽胜处。后世将《伤寒杂病论》比作孔子作的《春秋》,故建亭、阁以纪念。

      穿过山门便来到医圣墓前。这组建筑由墓、碑亭、祭殿三部分组成。仲景墓为仿汉代砖石结构墓冢,墓四角各嵌一只青石雕羊头。寓意“吉祥如意”。碑亭内立有清同治年间题刻的墓碑“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先生之墓”。碑亭柱联是:“民命至贵,治人之术广济世;医道精深,伤寒大论独擎天”,另一柱联是“上工济民,下工治病,皆关百姓生死;圣人明道,常人敬法,同体天地经纶”,在墓碑旁还一联“诚为循吏,魂系桑梓,一官归去庭院草对丰茂;信是良医,心在生民,二着流传祠堂俎豆馨香”。来到后祠。迎面就是医圣长眠的墓地,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攀连,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墓前有清顺治13年(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8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正殿

      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征着张仲景高尚的品德。正殿供奉张仲景塑像,殿柱对联是“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两侧分别供奉王叔和及孙思邈塑像。据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有不少老百姓前来朝拜医圣,祈求健康平安。

      医圣祠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深深地怀念着医圣张仲景,前来医圣祠拜谒朝圣的人们络绎不绝。1988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祠堂信息,请长按二维码,或进入宗祠网


相关文章

  • 医圣祠 | 我不是药神,我是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玑,字仲景,南阳人。自幼聪明好学,少有大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年轻时曾拜名医张伯祖为师。汉灵...

  • 拜谒医圣祠

    得知医圣祠免门票一周,无疑是个好消息,趁周末带着孩子们去拜谒医生张仲景,身为南阳人,更应该对医圣张仲景有更多直观切...

  • 医圣爷爷的事

    正月十八是医圣爷张仲景1869年诞辰,四里八乡的男女老幼纷纷至医圣祠祭拜。 医圣爷的伤寒杂病论,泽披万代。 郭沫若...

  • 我不是“药神”,我是“医圣”

    “最近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可谓是叫好又叫座,赚足了观众的笑声和眼泪。” 有人说,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反映现实。无...

  • 春祭医圣祠 (玫瑰园作业)

    请点击正版文医圣祠——南飞雨燕 感谢云中飘舞、南飞雨燕编辑本文 正版文:医圣祠——南飞雨燕

  • 七绝•旅途过南阳医圣祠

    题记:南阳医圣祠是为了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而修建,院子错落有致,陈列的都是中医的人物、典籍,从香火的缭绕不断就知道慕...

  • 医圣张仲景的“医圣祠”,你不可不知道的人文盛景

    作为南阳人,张仲景可谓是耳熟能详的。医圣祠,作为仲景文化的代表,更是文化底蕴丰厚,让人肃然敬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医圣祠

    本文作者/跨鲸而来 跨鲸而来 1 发生在2019冬末~2020年春的这场新冠疫情,注定要载入史册。 传播之迅猛,波...

  • 张仲景唯一的减肥方

    医圣张仲景的减肥方,2味药,泡水喝就行,简单方便。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取枳实15克,白术10...

  • 冬至,记得吃饺子哦!

    据说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又《伤寒杂病论》,可谓是集医家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圣祠 | 我不是药神,我是医圣――张仲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si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