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能在未来努力的道路上所注意的为了梦想散文随笔
这片抽了中国父亲三个巴掌,我遗憾只不到1%的人看过

这片抽了中国父亲三个巴掌,我遗憾只不到1%的人看过

作者: 槽值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4:03 被阅读900次

    前段时间,傅园慧爸爸上了热搜。

    他回忆女儿小时候的经历:

    傅园慧刚进省队。

    有天,一个年龄稍大的队员,突然跑来“打小报告”:“傅园慧在我们游泳队说她是天才。”

    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好笑。

    傅爸爸却很认真地说:“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傅园慧爸爸回忆女儿小时候的事 / 《我家那闺女》  

    这种鼓励,成了傅园慧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傅园慧感激父母给予她的教育 / 《我家那闺女》  傅爸爸曾说:“做父亲是我这一生最好的工作。”

    把作为父亲的职责,当成工作般去认真对待,多少人有这样的意识?

    我们总强调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却忽视父亲的存在同样重要。

    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如父如子》,就聚焦了父亲教育。

    两个父亲,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发人深省。

    豆瓣网友打出了8.5分的高评分,遗憾的是,却只有7万多人标记看过。

    拍这样一部电影,与导演的经历有关。

    是枝裕和曾为了工作一个半月没回家。

    再见到小女儿时,发现她对自己十分生疏。

    离家时,女儿甚至客套地说:“下次再来啊。”

    即使是血脉相连的亲人,缺席了孩子的成长,也会变得如同陌生人。

    被孩子接纳,才有做父母的资格

    在大公司工作的一流建筑师良多,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妻子温婉贤淑,儿子乖巧懂事。

    良多每天努力工作,坚持给儿子庆多提供最好的教育。

    庆多连面试私立小学,都要先上专门的补习班。

    面试官问:你夏天的时候做了些什么?

    庆多答:跟爸爸一起野营、放风筝。

    庆多回答面试官问题 / 《如父如子》  

    面试结束,良多问儿子:“你没有和爸爸一起野营过,为什么要那样说?”

    庆多告诉他,是补习班教的。

    乖巧的庆多 / 《如父如子》  

    成长在家教严格的家庭,庆多早早拥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只是不像父亲那般优秀。

    在父亲良多身上,能看到许多职场精英的影子——各方面都很出色,唯独疏于照顾家庭。

    因忙于工作,良多几乎从不陪儿子出去玩。

    升学面试,也是勉强抽空才能去。

    妻子有过抱怨,但也能体谅丈夫的辛苦。

    妻子埋怨回到家还要加班的良多 / 《如父如子》  

    每天,良多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到家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儿子有没有好好练钢琴。

    良多一家 / 《如父如子》  

    在外人看来,良多一家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家庭,尽管父子俩的关系并不亲密。

    但平静的生活,很快被医院的一通电话打乱:

    6年前,孩子出生时,他们和另一家抱错了。

     庆多并非良多和妻子的亲生孩子 / 《如父如子》  

    对方是乡下的一户普通人家。

    父亲斋木守着一个电器店,母亲在便利店打工。

    除了抱错的琉晴,家里还有两个更小的孩子。

    虽然不富裕,但这家人的生活,显然更丰富、快乐:

    交换两个孩子的照片时,庆多只有一张正襟危坐的证件照,琉晴却笑得一脸灿烂。

    两家人交换照片 / 《如父如子》  

    父亲斋木还拿出手机里拍的视频,回忆一家人游玩的场景。

    斋木介绍琉晴 / 《如父如子》  

    两个孩子初次见面。

    打招呼时,乡下的琉晴的声音爽朗。庆多却有种与同龄男孩不相符的腼腆和拘束。

    孩子们开心地吃着东西。

    父亲良多发现琉晴有咬吸管的习惯,一直用审视的眼光盯着他。

    仿佛不敢相信,这才是他的亲生儿子。

    良多盯着琉晴看 / 《如父如子》  

    开始走法律程序前,两家人决定先在周末,让孩子互相留宿,适应一段时间。

    琉晴刚到良多家,吃饭时,拿筷子的方式就遭到了批评。

    良多批评琉晴 / 《如父如子》  

    甚至晚上洗澡,也被要求练习用筷子夹水里的玩具。

    练习用筷子的琉晴 / 《如父如子》  

    父亲良多制定了很多规矩,想纠正琉晴的坏毛病。

    良多家的规矩 / 《如父如子》  

    琉晴却变得更加任性。

    他用牙膏在洗手间的镜子上画画,用手掌乱弹钢琴……

    叛逆的琉晴 / 《如父如子》  

    直到良多大声训斥他,才停下来。

    良多训斥琉晴 / 《如父如子》  

    周日,父亲良多依然忙于工作,妻子坐在沙发上织毛衣。

    琉晴一个人无所事事。

    他觉得,时间真的难熬。

    孤独的琉晴 / 《如父如子》  

    有天,良多一家躺在客厅的地上,对着“流星”许愿。

    琉晴说,他想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良多和妻子感到沮丧,意识到琉晴没有真正接纳他们作为父母。

    许愿 / 《如父如子》

    斋木家,却完全是另一种模样。

    比起冷冰冰的规则,更注重温馨的家庭氛围。

    温馨的斋木一家/ 《如父如子》  

    父子泡在同一个澡盆里。

    为了帮新来的庆多缓解不适应的情绪,斋木跟他玩水,逗他开心。

    父子一起泡澡/ 《如父如子》

    到了晚上,还没适应新环境的庆多,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

    斋木的妻子看出他想家,会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安慰他。

    安慰 / 《如父如子》

    感受到温暖的庆多,只犹豫了一下,就伸出手抱住了她。

    拥抱 / 《如父如子》

    斋木明白,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扉,孩子才能接纳他这个父亲。

    他耐心地帮庆多修玩具,给他讲他感兴趣的故事,陪他一起玩游戏……

    离开了生活了六年的家,庆多在这里,也可以笑得开心。

    斋木和孩子一起修好了玩具车 / 《如父如子》

    而城市那边的琉晴,渐渐忍受不了“像酒店一样”的家。

    即使那里有高级的玩具,和以前吃不到的美食,他还是逃回了原来的家庭。

    在这场亲情的较量中,习惯了“人生赢家”角色的良多,最终输给了平凡的斋木。

    席勒说:父子之情在心,而不在于血肉关系。

    “一个男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也许应该放弃只从自身出发成为父亲的想法。

    只有当一个孩子接受和承认你为父亲,你才能成为父亲。

    比起血脉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羁绊。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馈赠

    可惜的是,良多一家的相处模式,才是现实中大多数家庭的缩影。

    在良多看来,陪伴和照顾孩子,都是母亲的任务。

    父亲只要努力工作,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就足够了。

    经济实力的悬殊,甚至让他有些看不起斋木。

    良多奉行的方针是:“无论什么事都要一个人完成”。

    为数不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里,他都在教孩子如何独立。

    尽管庆多只有六岁。

    良多的教育观 / 《如父如子》

    斋木说,自己半年内陪庆多的时间,比良多六年以来还要长。

    良多理直气壮地反驳:有工作在等着我。

    斋木和良多对父亲的职责有不一样的看法 / 《如父如子》  

    斋木顿了顿,反问:“父亲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工作吧。”

    斋木对父亲角色的认知 / 《如父如子》

    生性乐观的斋木,信奉“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不今天做”。

    他愿意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家人身上。

    和孩子相处起来,就像是一对互相信任的朋友。

    琉晴承受不了压力时,总会向父母表达心情、寻求帮助。

    因为他知道,父母可以依赖。

    这种依赖像一层防护网,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而庆多迫于父亲的威严,只敢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情绪。

    听见父母因是否要把自己换回去而产生争执,独自在房间里的庆多,只是默默缩进被子里,没有追问。

    庆多 / 《如父如子》

    他顺从地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把庆多送去斋木家之前,父亲良多像布置任务一样嘱咐他:不能哭,不能打电话回家。

    良多冷冰冰地叮嘱儿子 / 《如父如子》  

    即使在最亲的人面前,庆多也不能表现出脆弱。

    就好比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把他推开。

    久而久之,孩子很难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听说要去另一个家庭生活,庆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还要练钢琴吗?

    他不喜欢弹钢琴,却还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父亲对自己的期望、讨好着父亲。

    小心翼翼的庆多 / 《如父如子》

    对许多孩子来说,父亲两个字,就等于规则和权威。

    长期受到父亲过于严厉的教育,只会让他产生畏惧情绪,心理上的疏远一点点累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选择的倾诉对象中,前四位分别是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和兄弟姐妹。

    不同的是,日韩美的高中生都把父亲放在了第五位。

    而在中国,“父亲”是第六倾诉对象,排在网友之后。

    心里有烦恼,宁愿向素不相识的网友倾诉,也不愿意跟朝夕相处的父亲交流。

    良多式的父亲们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已经生疏到这样的地步。

    最好的爱,是包容你的不完美

    大多数家庭,习惯了良多父亲式的缺席。

    只不过,习惯并不代表不在意。

    在孩子心里,父亲一直很重要。

    比如母亲告诉儿子庆多,不想练琴的话,可以不用勉强。

    庆多果断拒绝了。

    他说,学钢琴,才能让爸爸更喜欢他。

    庆多和母亲 / 《如父如子》  

    比如有天,良多拿出相机翻看,发现里面多了许多自己熟睡的照片。

    都是儿子庆多偷偷拍下来的。

    良多翻看相机 / 《如父如子》

    跟父亲在一起的场景,庆多都想记录下来。

    即使父亲因为工作太累,早就睡着了。

    电影表面上是两个父亲互相选择孩子,其实,是孩子选择了父亲:

    庆多在相机里留下爸爸的照片,琉晴许愿回到原来的父母身边。

    孩子的爱很简单,也很动人。

    你对他温柔时,他会回报更多的善意;

    偶尔凶他时,他记得的仍是你的好。

    翻译家傅雷给儿子写过一封忏悔信。

    他说,自己每天都会因为穿衣吃饭的小事,冲儿子发脾气。

    有次晚饭后,傅雷在书房看报,儿子突然走过来。

    傅雷因为被打扰,忍不住吼了一句:“你又来干什么?”

    儿子沒有说话,跑过来抱了他一下,就走开了。

    傅雷写道:

    “你刚离开书房,报纸就从我手中滑落到地上,一阵强烈的內疚和恐惧涌上心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如此粗暴也萎缩不了你对父亲的爱。”

    2008年傅雷百年诞辰,傅雷全部著译手稿和家书100多件首次展出。傅雷先生的儿子傅敏出席 / 视觉中国  

    《奇葩说》中有过一个辩题:一周没陪够孩子12 个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最终有79%的人选择了支持取消。

    当节目组去采访小朋友时,他们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

    被采访的小朋友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不同意“。

    孩子不同意取消爸爸的称号 / 《奇葩说》

    “爸爸很辛苦。”

    “因为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啊

    连正方辩手的儿子也反对这条规定:“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对爸爸的爱很简单也很动人 /《奇葩说》   

    在选择玩具以及要爸爸陪自己一天的题目里,孩子们都选择了想要爸爸陪自己。

    比起玩具,孩子更想要的是父亲的陪伴 /《奇葩说》  

    在孩子来到世界的最初几年,父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他们曾给过父母最毫无保留的爱。

    而很多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难免会拿他们跟别人家的小孩比较,觉得他们不够完美。

    钢琴演奏会上,没发挥好的庆多,夸赞其他小朋友弹得好听。

    遭到父亲良多的指责。

    他觉得儿子不努力、不上进。

    这件事甚至坚定了良多要交换孩子的决心。

    良多一家 / 《如父如子》  

    可是,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或许有些方面比不上其他人优秀,或许努力了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仍是独一无二的。

    有人说:“所谓家人,就是没有人会被放弃。”

    哪怕彼此都不完美,却是世界上最愿意无条件地守护彼此的人。

    给今天的文章点赞吧,没有人天生就有做父母的资格,朝朝暮暮的陪伴才是我爱你的全部理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片抽了中国父亲三个巴掌,我遗憾只不到1%的人看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d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