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个缺少大师,但不乏各种技术达人的国家。山下英子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位杂物管理师,所著《断舍离》一书让“断舍离”理念风靡世界。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从物品管理,到内心管理,断舍离三个字是一脉相承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外在物品的选择、使用、陈设、组合等行为,都投射了我们内心的需要、欲望和动机。断舍离的理念,从考察物与人的关系来分析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这给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提供了一条直观又易于理解的途径。
#如何“断”?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要说,欲望是有限的,但导致欲望的原因才是无止境的。所谓欲望,就是超出了需要之外的范围。很多人都有买了过多的用不上的东西,如果把需要标的为1,那么看看你的周围,对一种物品的需求有大于1的吗?肯定不少吧。
那么,是什么理由让你入手或保留这么多并不需要的物品呢?“以防万一”?“促销打折”?还是这些东西能够维持你的自尊、给你安全感和控制感?亦或,用这些物品来标榜个人价值,向外界传递一个其实你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自己?
存在客观世界,可不存在客观的关系,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它只呈现你让它呈现的画面。所以,对于需要和欲望,不是多和少的关系,而是你和自己的关系。当你不能面对自己的时候,你就会用外在的物品(或人)来遮挡,一但你可以面对自己了,外在就不再重要,就不再是遮羞布——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才是“断”的精髓。
#如何“舍”?
如何定义“废物”?一个是无法再正常工作的物品,一个是你买回来很久却依旧没开封的物品,哪个是废物?在我看来,都是。前者是物理功能上的废物,后者是心理功能上的废物。
一个物品,它必定满足了我们的某项需要,才会被我们纳入生活轨迹。但这种需要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如果在你需要产生的最初,你入手了仅够满足的物品,并使用了它,那这份需要在你被满足的一瞬间就消失了,再冒出来的就是其他需要了。比如你很饿,那你的急需必然是食物,吃到能够饱的食物之后,吃这个需要就没有了,随之可能是想抽根烟或看电视的需要。
但是,如果你很饿的时候买了过多的食物,比如在KFC买了三个汉堡,你努力地吃掉了两个,对三个是一点需要和欲望也没有了,那么,无论这第三个汉堡看起来多么的新鲜,在我看来,对你来说,都已经成为“废物”了。事实上,它也满足了你的需要了,不是吃,而是消除对饥饿恐惧的需要。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认为必须要入手三个汉堡才能保护自己的生命,那么,你是没有必要这样浪费的。
#如何“离”?
佛学里有个“病理模型”称为“六盖”,即贪、嗔、痴、慢、疑、执。其中,毒性最大的莫过于“执”。
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学的一个小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瞳孔会放大。这意味着,大脑希望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来欣赏眼前的这个完美之人。生理上固有的本能让我们的意识很难跳出自我的框架来认识世界,于是便有了“理解万岁”这句名言。
过于执着的人,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难以自拔。他们的世界无法与客观世界匹配,也不愿意接受客观世界的检验,他们把一切的痛苦都看成是外在强加给他的。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就是精神分裂。这个人的主客观不再统一,也不再需要互相验证,他只知道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全不问不顾不管外在的世界。
对于大多数的正常人,无法体会精神病患者的处境。但我们也时常处于亚精神病状态,每个人的人格都不是完全健康的,如果你去查DSM-V(《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会发现自己与多条描述相符。但自我中心的特性却告诉自己:你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这个悖论永远存在,除非成佛。
至此,我要说的是,断舍离并不完全是管理杂物的理念,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没错,断舍离本身就是“禅”。
年已过,你准备好用什么心态开始了吗?要不,试试“断、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