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210/365天
今日阅读《界限》
——通往个人自由的实践指南
[美]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 [译]张蕾
第1部分 界限的重要性
第6章:坚定且自信的设定界限
一、无法成功表达界限的4种方式。
1.消极被动型。
否认或不重视自己的需求。因为担心对方会不理解和不接受,所以什么也不说,任由事态发展。
2.咄咄逼人型。
一方不明确说明自己的需求,而选择苛责、强求或命令的言行来攻击另一方,而攻击的目的就是“让你瞧瞧你自己有多讨厌”。一个人在攻击对方的时候绝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那些充满侮辱与恐吓的言行,会引起他人强烈的反感。
3.消极对抗型。
消极对抗一直是人们交流感情和需求的首选方式。消极对抗的人往往会这样思考问题:“我要做得让对方知道我的感受,嘴上却不说。”这种做法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无法确保对方正确理解你的行为。所以心里有了想法就说出来。
4.思想操控型。
当一个人操控另一个人的思想,是他会先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对方感到愧疚,然后顺理成章地同化对方的思想,也就是俗称的“洗脑”。
无论是“说服”还是“规劝”,都有思想操控的影子。
这种思想上的操控有时十分奏效,尤其是在亲子之间,经常是软磨硬泡使对方“投降”。
二、如何成功表达自己的界限?
1.坚定自信才是硬道理。
最健康的交往模式莫过于坚定自信的表达自己的界限,拥有坚定自信的态度,才最能够准确无误的向对方直言自己的想法。
坚定自信就是既大胆公开自己的想法,又不伤及对方的感受,它不是毫无道理的苛求,而是要求对方听懂并接受你的想法。
2.要成功表达自己的界限,首先态度上要坚定自信,然后分三步走。
第1步明确告知。
第2步直言不讳。
第3步消除内心的不安。
3.如何与难缠之人设定界限。
当你与对方设定界限时,顽固之人的常见反应有:抗拒、试探底线、做合理化解释并提出质疑、防御心理,沉默抵抗。
面对上述反应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打有准备之仗,比如,当发现有人越界时你可以:
·果断重申自己的界限
·即刻指出并纠正对方的错误,不要错失良机。
·咬牙接受对方有权作出各种反应的事实,即使这些反应完全不符合我们的期待。
·相信对方的反应是对事不对人,他们只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却要求他们做出改变,这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
·管理好自己内心的不安。
4.适应期。
设定界限对你和对方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不妨给对方也给自己一点时间来适应你们之间全新的相处模式。在对方适应的过程中,你可能需要反复强调自己的界限,但尽量别做任何解释,你必须无条件坚守自己的原则。
5.表达界限的常见句子。
“我需要……”“我要……”“我希望……”这一类开门见山的表达,有助于让自己始终清楚自己的目的。
6.以实际行动来跟进你的界限。
设定界限不仅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界限,更要以行动来跟进你的界限。对方往往会以你为行动标准,一旦你没有做到,对方就会以此为借口,不再尊重你的界限。所以,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你要求别人做的事。
除此之外你还要想好如何应对越界的行为,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就表示你自己也不重视这些界限。
7.如何处理习惯性越界。
对付那些再三越界的人就要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界限。不论是当面沟通还是通过邮件和信息进行沟通,都尽量要做到言简意赅。
8.设定界限“三不要”。
·不要为界限道歉
·不要动摇
·不要说太多。
9.处理越界行为的小提示。
提示1,当场指出对方的错误。你不必精心组织语言,也不用在意措辞是否严谨,简单的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胜过千言万语。
提示2,口头表达你的界限。在交谈中自然说出自己的界限,比如“我不喜欢别人不事先打电话就突然来访”。
提示3,如果对方违反了你之前说过的界限,一定要让他明白你此时的感受,然后重申一遍你的要求。
第7章:及时修正偏离的界限。
一、模糊的界限。
界限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我们不明确自己的需求或不清楚对方的期待。
模糊的界限主要有4种表现方式:
1.八卦吐槽型。
2.人生导师型。
3.打抱不平型。
4.强上价值型。
二、重申或修改界限。
重申界限时务必使用和最初设定界限是相同的策略,记清楚的,说明自己的需求并处理好内心的不安。
1.减少互动。
任何人都无权决定你与他人互动的时间和频率,更不必随时随地的把你的时间奉献给那些会在情绪上拖垮你的人。有时候那些你认为不得不接的电话和不得不回的信息或者邮件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对于别人的请求,你随时可以拒绝。对于毫无界限感的人,最好的回应就是拒绝。
2.发出最后通牒。
最后通牒是指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提供的终极选择,要么做出改变,要么接受不可更改的结果。最后通牒一旦发出就必须坚决执行,否则就只是一个威胁。
最后通牒是用口头声明加行动来实施。附带上合情合理的后果,最后通牒便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来执行和遵守我们的界限。
3.及时喊停。
直接告诉对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从未明确宣告自己绝不妥协,对方就会不厌其烦的纠缠,并最终得逞。
4.切断与隔离。
既然设定了界限,就要把它加强并落实到位。
切断表示你决定终止一段不健康的关系。切断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关爱。
隔离指的是用来把自己与他人隔开的那些僵硬界限,一旦形成隔离就表示拟定的这套规矩针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界限,而不是筑一道高墙把所有人挡在外面。
三、接受并放手。
当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违反界限,这说明你们的关系离结束不远了。要结束一段关系,你必须有所准备,过程中尽量别让自己受伤。结束一段关系不代表双方感情的破裂,更多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自爱与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设定健康界限的勇气和追求幸福的决心。
人们从一段关系中走出来同样要经历一系列悲伤的心理过程,最终,你总要接受自己无法改变他人的事实,并安慰自己已经为修复这段关系尽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