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文章,发现大家都做了好多事,而且真的符合慕斯曾说过的一句话:做事情就是连轴转,一件事情码着另一件事情,整个人高速运转;要么就什么事都干不成。
很不幸,我属于第二者。
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总是在干着什么事的吧,印象里除了寒暑假,平时也过得并不轻松,满满当当的。
四年,终是黄粱一梦。
为了让下一个四年走得更好,复盘经历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就开始吧!
为了理清思路,还是采用时间线丈量,以学期为单位计算,做到详尽、真实。
1.大一上学期
早上7点起,晚上10:30睡。
大块时间:认真上课,参加社团、组织、会议
课余时间:拓展专业学习,浏览行业相关信息
寒假:大概是看了深夜食堂?
刚进学校还是很认真在学习的,上课跟着老师走,做笔记,也比较沉迷于医学知识,在图书馆B栋看b站上人体绘画视频,买缝线自学打结,看英国皇宠纪录片,看一个台湾作家写的狗狗焦虑症,看日本小栗旬的兽医电视剧,看韩剧记录单词。
得:我以后要做优秀的宠物医生
失:输出0
2.大一下学期
早上7点起,晚上12点睡
大块时间:打酱油上课
课余时间:健身,心理学
暑假:还在看深夜食堂?
这时因为第一学期成绩没有排前几,就脑壳进水似的,毅然放弃了学习这条道路,又不知怎么对心理感兴趣起来,又哗啦啦加了相关微信号,看了相关的书籍,有好多还和人脑神经/视觉感官有关。上课就是看着心理书,偶尔腾出手来划重点。
现在就只记得武汉有个大佬心理医生,其他的忘得一干二净。
当时慢慢的接触微博,看到谁身材超棒,然后就沉浸在肱二头肌,三头肌,发力部位,饮食注意等等这些上了。
在学校健身房办了卡,在游泳馆办了卡,两个地方交叉着去。
咦?现在看来我还蛮猛的。
当时大概瘦了16斤,唉,要是认真记录在keep上或者小红书上就好了。
那我晚上不睡觉也不是因为饿得睡不着,而是在补健身知识,还是那个小破站,有个up主叫Nuttybeaste,我天天看。
得:正确的健身观点
失:输出0
你看,其实我做的事挺多的,但都是单方面的看,知道,或者是默默干,干完拉倒,谁也不知道。
其实这样不好,那段不被记录的日子就像人间蒸发那样,没了。
3.大二上学期
早上7点醒,晚上1点多睡。
大块时间:上课
课余时间:健身房,沉迷设计
寒假:开始学车,在喜马拉雅学普通话
这个学期有段时间在申请出国交换的手续,糟心了很久,开始迷上广播剧,但还不够深入和走心。
上学期不是健身吗,感觉到瓶颈期了,就去找了个女教练。每次去回以及洗澡都得花很长时间。
那时候电脑是联想的商务本,啥也干不了,有次是英语课要做ppt,然后我做着做着就到了国外网站去了,哇撒,好多高阶内容,也就自然而然的订阅了好多邮件,看了设计中的设计,餐巾纸上的生活啥的。
寒假真的有在好好学普通话,我还记得那个练嘴皮子的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得:世界很大。我真的可以说好普通话。
失:输出0
4.大二下学期
大块时间:上课
课余时间:断舍离/手工,拍照,旅游
暑假:撸串?妹妹考完高考了,学车,拿到驾照。玩配音秀
说来好笑,在我有了相机后曾有个伟大的构想,拍一部校园动物纪录片,结果黄了。不过倒是经常去林场那边转悠。
可能觉得时日不多,抓紧国庆,端午,五一出去旅游,去了高档俄国餐厅,去了太阳岛,也离开这里去了沙漠,去了小镇。
买了个裁缝机,天天想着改造废弃物品。
得:断舍离的生活态度。宣传团是假的。
失:输出0
5.大三上学期
早上5:30起,晚上12点睡
大块时间:上课,学英语,看考研相关
课余时间:找兼职,做视频,太极
寒假:做家教,看综艺,尝试做视频,写小说
这个时候课程已经很少了,所以就疯狂找兼职,一天跑两个地方,国庆还和室友去店外举招牌,一小时10块钱,我在旁边吃个面就17块。
早上打完太极,没课的话就在我要自学网上看pr、ae教程,惦记着这几个效果这周要用进视频里
晚上又想着考研的事,一遍一遍的刷知乎,刷到呕吐/昏厥/恶心
得:基础工作也很好。
失:输出几乎等于0
复盘:少看理论!多输出!
少点理性思考,经过理性思考加入的组织和社团做不长久,很容易辞职。要选就选自己喜欢的,不要害怕~
否则不甘心的情绪会让你兜兜转转又奋力爬回去。
好困……ノBy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