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开天辟地?
到底有没有抟土造人?
到底有没有羿射十日?
......
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不管现代人如何考证,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清的意思。
从盘古到女娲,从伏羲到黄帝,面对这一连串长长的名单和他们的“神迹”,我们总想着试图搞清楚到底发生过什么。
这所有的故事,是故事还是历史事故?或许从甲骨文的年代,他们就已经变成了历史故事中的事故。
无数证据表明,这些穿越荒昧走来的上古传说,在中国各个民族之间是相通的,曾经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或许经历过一些相同的事情。
被纳入非遗名录的布洛陀,被广西的壮族人民视为始祖,如同很多民族中流传的伏羲故事一样,布洛陀同样具备创世神的属性。
据壮族经诗《布洛陀》等书的记述,布洛陀的主要功绩,包括但不限于:开天辟地,取火熟食,播种谷物,驯养家禽,制造房屋,射掉九日,制造铜鼓......
熟悉上古史的朋友,会发现这些功绩在汉族文献中十分常见。
开天辟地我们讲的是盘古,取火我们讲的是燧人氏,熟食我们讲的是伏羲,耕种我们讲的是神农氏,制造房屋我们讲的是有巢氏,射掉九个太阳我们讲的是后羿,制造战鼓我们讲的是黄帝......
两下对比可以发现,壮族信仰中的布洛陀形象,其实是若干汉族上古人物形象的合影。即:
布洛陀=盘古+有巢氏+伏羲+燧人+神农+后羿+黄帝(部分);
换句话说,为了解释上古时期的历史传说,从开天辟地到文明的发展,我们的先辈整理出了一串长长的古代帝王名单,在壮族的信仰中只用一个布洛陀就取代了。
唯独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没有被纳入到布洛陀的形象当中的,就是女娲,女娲在汉族文献中的两项重要功绩,分别是补天和造人。
也就是说,作为创世神的布洛陀,他的功绩是不包含造人这一部分的。这或许与壮族布洛陀为男性神的性别设定有关,男人造人总是有些说不通的。
所以造人的任务就交给了另一位创世神姆洛甲,姆洛甲是一位女性神,她的事迹和汉文献中的女娲高度重叠。先是拿尿和泥创造了人类,又用针线补好了天。
至于姆洛甲和布洛陀的关系,说法不一,有的地方并没有明言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也有说姆洛甲是布洛陀的母亲,还有说姆洛甲是布洛陀的妻子。
这种观念的分歧,和汉族文献中的伏羲、女娲也是极为相似,早期文献中伏羲、女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女娲如果是造人的神,伏羲似乎也可以看作她的孩子。
但后来二者渐渐地传为夫妻,甚至到唐朝时又说二人即是兄妹、又是夫妻。
虽然有种种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草率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抄袭”的关系,因为就故事情节的细节上来讲,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
壮族的起源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真的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只不过随着年代的久远,事情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流传就有了许多差别,但透过差别我们还能看到同源的真相。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同两个民族的祖先,小时候曾经在一起听过他们共同的妈妈讲故事,他们长大后也各自把同样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后人。经过了万年的岁月变迁,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故事的细节已经天差地别了。
所以,布洛陀、姆洛甲和伏羲、女娲的这种对应关系,很有可能是有着同样的来源,都是来自于假想中的“妈妈”所讲的故事。
不管是布洛陀、姆洛甲也好,还是伏羲、女娲也罢,作为故事的主角这或许都是出于不同民族间音译的结果。
伏羲和女娲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比如伏羲又写作伏戏、包牺、宓戏等,而女娲又写作女呙、女娇等。
而“伏”和“女”字仅仅是修饰词而已,他们真正的名字叫作羲和娲,苏东坡有诗:“洪荒无传记,想象在羲娲”。
布洛陀和姆洛甲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称呼同样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布”和“姆”在壮语中分别表示“祖公”和“祖母”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祖公洛陀”和“祖母洛甲”。
而“洛”在壮语中有“生命、命运、灵魂”等意思,两个名字中同样包含这个字,或许也是一个修饰词,那么他们的名字应当是“陀”和“甲”。
汉族的羲和娲,壮族的陀和甲,如果他们真的是同源的故事,那么这两对名字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伏羲和女娲,在汉族文献的记载中具备日神和月神的神格,根据吴晓东先生的考证观点,“羲”和“娲”二字的发音来自于古语中的日和月,而日和月最初是被视为眼睛的意思,也就是天空之“目”。
所以,伏羲和女娲的本意指的是天之双目,伏羲是日,而女娲是月。
陀和甲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陀在很多地区的壮语中发音与眼睛相似,而甲的发音则与“白天”一词相似。
根据学者的研究,壮语中的“太阳”一词,就是由“眼睛”或“白天”加上词根组成,由此可见陀和甲与太阳和眼睛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布洛陀和姆洛甲这两个形象,就如同伏羲和女娲一样,都是从“目”的含义中演化出来的。
在远古的观念中,太阳和月亮就是天的两只眼睛,在后来的神话传说演变中,太阳就变成了伏羲和布洛陀,而月亮则变成了女娲和姆洛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