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该死〔原创〕
虎疫,类似霍乱.鼠疫这样的疫情.
对于李叔同只知道他的才情非一般人能与之齐肩,殷实的家私足可以让其不至于落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才能弄来“与尔同销万古”的窘迫。在朋友问及为何出家?他以“譬患虎疫死焉,将如何?”答,当时李叔同年仅37岁,有关于他的奇闻轶事着实让舆论界大为惊诧,惊诧到什么程度,此种在当时,包括现在的行为,都让人费解。
司马迁该死〔原创〕
在我看过丰子恺《素食以后》(作于1934年),我隐约知道了其行为的影响力有多大了,丰子恺说他是在1934年之前的七年前,开始素食的,那就是说是在他的老师李叔同1918年正式皈依佛门以后的六年以后,虽然他有说他继承了父辈的遗习,吃了新鲜的肉便会呕吐,在我以为正真让他接受完全的素食主义,是受了他的老师李叔同的影响,他有这样说道:“三十岁上,羡慕佛教徒的生活,便一切荤都不吃,并且戒酒”,那年正好是1924年,他还不满30岁,虚岁刚刚30。他以前他也是个每顿斤酒不断的饮者,故人面慈目善的背后的确有追随老师李叔同(摘录丰子恺对老师李叔同的评价: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有的人做人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去探求人生的究竟。)探求人生的究竟的深远,也是现代人们对他们为什么能仰望的感叹原因的根由。
司马迁该死〔原创〕那么到底什么是素食主义,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的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称为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包括动物油、动物胶。《周礼》中云:"大丧,则不举。""不举"作"不杀牲食肉"。在天主教早期的圣徒时代,许多人对肉类带来的不洁心怀恐惧。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和中世纪,许多神职人员和隐士出于禁欲主义放弃食用肉类。素食主义最早源自古印度的宗教,哲学传统,地中海东部的文明也是一个来源,但两者关系并不大。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只是现代的事情。世界上许多素食者都是基于宗教的因素而食素。佛教主张不杀生,佛教《涅经》:"佛说:吃肉的人断大慈悲种子"。
司马迁该死〔原创〕这么说来,丰子恺的素食是奔着研究佛教的老师李叔同去的,他的素食是应该有大慈悲的,那么一个有大慈悲的人怎么会落得毙于人为的虎疫,那虎疫远盛于霍乱.鼠疫的无情,霍乱.鼠疫也有一把草药能给控制,尚且留一点种子让繁衍,能把一颗怀揣着大慈悲的灵魂灭了口的一场虎疫,居然重蹈两千年前秦朝的覆辙,还是在这片有众多的史学家居住过的土地上,实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以史为鉴要是个只光说给不识文断字、只听评书热闹民众的玩意,《诗经》的什“普天之下,莫为王土,率土之滨,莫为王臣”,千古不变。丰子恺死了,也就死了……
那么司马迁又要他干什么,司马迁该死。
记于2018.9.12于固
支持原创 拒绝盗版
图片均选自丰子恺老师画作 鸣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