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起床,赶紧起,都几点了还睡……。今年这气候,这是要遭年景啊……。”絮絮叨叨,啰啰嗦嗦,这便是老李头的日常。
老李头出生在1963年,也正是闹饥荒的年代,兄弟姐妹六人,老李头排行老三。听村里人说,老李头刚出生就被送给了同村一户没有儿女的人家,后来因为老李头的奶奶极力反对,并亲自将老李头要了回来自己扶养,这才勉遭兄弟姐妹离别之难。
然而苦难才刚刚开始,老李头的奶奶父亲相继因病去世,剩下孤儿寡母七人。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岁月,老李头的母亲独自一人拉扯着他们六人。在饥饿与苦难的蚕食下老李头与兄弟姐妹倔强的成长着。
老李头的大哥早早便成家生子,二哥去部队当兵去了,剩下老李头和一个兄弟两个妹妹,老李头酷爱读书,在那个饥饿动荡的时期,老李头依然选择了读书。为了交学费,老李头上山挖过药材,倒腾过小生意。然而对于当时高昂的学费仍然是杯水车薪。就在老李头上高中的最后一年,梦破了,由于交不起学费老李头最终选择了放弃。
放弃上学后的老李头,依然舍不得放下学习,便当起了村里的扫盲老师,教田间地头的妇女们识字。为了生计,后来又跑去农场当会计。在一次拜访他当干部的舅舅时,他舅舅又引荐他去学习木匠,这便成了后来老李头大半辈子养家糊口的手艺。
转眼间老李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由于家景的原因,加之老李头个子矮小,相貌平平,这可愁坏了老李头一家子。或许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动了恻隐之心,便给了老李头掉了个大馅饼。一天他舅妈突然到访,不为别的原因,便是专程为老李头的婚事而来。很快在他舅妈的撮合下,老李头总算完成了人生的大事——结婚。
喜上加喜,很快老李头便有了第一个孩子,且是个男孩,初当父亲的老李头那个开心啊。每次外出做完木匠活回家都要给他的儿子买好多吃的用的。还给儿子买了个黑白电视机,在那个年代,全村也没有几台电视机,但老李头家做到了。过了几年,老李头的媳妇又给老李头添了个儿子,却恰逢计划生育,这下老李头遭了秧,三天两头被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堵。此事最后以老李头主动交上处罚金告终。
酷爱读书的老李头,便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了两个儿子,从一年级开始,老李头便每天督促学习。“还睡还睡,都几点了还睡。”这便是只要孩子们在家老李头的日常。就这样过了几年,村里同龄的孩子辍学的辍学,打工的打工,老李头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大儿子没考上高中,老李头便四处拖关系,最后让大儿子上了一所私人学校,学费是普通高中的三倍,但老李头不以为然。村里没有孩子上学的家庭小日子红红火火,而唯独老李头家里还是以前的家具,黑白电视机等等。二儿子还算争气点,考了个普通高中,老李头很是高兴,为这事还特意割了块肉庆祝。大儿子转眼高中毕业,高考依然颗粒无收,连个专科也没考上,但老李头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学必须上。最后选择了个民办学校,学费更是高的吓人。一直抱有希望的二儿子高考也不理想,但老李头决定让二儿子复读,再考一年,最后二儿子也勉强考上了个普通大学,公布分数那天,老李头等的很是焦急,听到考上了老李头高兴的赶紧去给他的母亲汇报。
如今老李头的二儿子上了大学,大儿子开始工作了也成了家。老李头现在最大心愿便是能抱上个大胖孙子,因为和老李头同龄的人都有了孙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