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十四队

作者: 清清影 | 来源:发表于2017-10-09 17:26 被阅读159次

    我的家乡叫十四队,是一个没有山,没有水,全是黑土地的地方。现在我总这么和人形容它:农场,和农村差不多,还没农村条件好,农场人身份挺特殊,又是工人,又是农民。

    十四队以前叫四分场,区划属于T县H镇的分场,后来被调整为J市L农场的十四队,但是大家依然叫“分场”。离它最近的镇是H镇,有十八里地,分场人买大件或出远门就去那。离它最近的村是Y村,有十里地,这个村每月10号、20号、30号有集市,分场人总去赶集。

    分场有大队,是行政机构。有机耕队,是大型机械停放、维修的地方。有大食堂,是以前吃大锅饭的地方,记忆中我妈还当过食堂的厨子,带着鬼子帽拿大铁锹炒菜。有场院,是集体晒粮食的地方。以前有一所小学,我记事不久就黄了。还有合作社,我记事时起就变成了小卖部。至于住家,都是清一色连成趟的平房,两家之间正屋隔着一堵墙,当院隔着墙或者栅栏,几乎每家都有前园子和后园子,一般前园子种菜,后园子种果树。

    分场在姥爷那辈成立,大部分人是山东过来的。那时候能成为分场的一份子,是很光荣的,甚至得找人把关系办过来,在别地方吃不饱饭,在这边吃供应粮,能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但是,这也代表这群人要在广袤的黑土地里开荒生存。

    计划经济时期,大家一齐种地,分场的繁荣程度达到了顶峰。有二百多户人家,周边农村姑娘都争着抢着要嫁过来。只要一出门,大道上到处都是成伙唠嗑的人。分场计划生育落实的很好,我这一代家家都是一个孩子,小孩子都送出去上学。

    市场经济时期,地分给了每户人家,机工队、大食堂、场院渐渐无用。这时每家能力高低就显现出来,有的人家能种地,敢想敢干就有钱,有的人家不种地,瞎折腾就没钱。我爸不乐意种地,总想干点什么,养半截货车跑出租、卖衣服、卖白面、卖百货、养猪、养狗……但是根本干不起来,后来还是老实的和我妈种地。

    分场人很热情,人人都熟悉,经常互相串门,互相随礼,谁家来亲戚朋友,热情洋溢的招待声都让你以为打起来了。同时分场人又很计较,经常热情完了,回家过后心疼。所以,总听说谁家和谁家可好了,过不久闹掰了,过不久又好了。但是我敢保证,在外地见了分场人,一定特别亲切。无论怎样,大家抱团取暖共同前进着。

    分场人好面子,好攀比,使得分场经常刮一股旋风。刚开始流行坤车,于是好多家都把大梁自行车换了。后来流行摩托车,于是好多家又把自行车换了。后来又流行新型农用拖拉机,于是好多家换了四轮子。后来流行电脑,于是好多家都上了网。后来流行小轿车,于是好多家开起了车。直到后来,有的人家在市里买了楼房搬走了。

    今年十一,我开车回到分场,这次我是载着父母回去搬家的,因为我也在市里买了楼房。以前我无数次憧憬衣锦还乡的场面,但是真到了这一天,却感觉一切索然无味。我知道分场终将会没落,姥爷一代所剩不多,父母一代要么搬到市里要么奔儿女去了,我这一代是不太可能留在这里种地的。

    分场发展几十年,却似乎没什么发展。几十年间,只有主干路和场院、大队广场打了水泥地面,其他枝干路越显荒芜破败。房子要么全是裂缝,要么彻底倒塌,曾经人们争抢地盘兴建的院子,现在荒草丛生,人去屋空。分场只剩下三十多户人家,了无生气。现在出门,大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

    而在市里住楼的好处是明显的:不用买煤,不用抱柴火,不用大缸存水,不用烧炕,不用去露天的厕所,不用为了出趟门早上五点去“村口”等路过的客车……或许这股买楼风加快了分场没落的速度,但是独木难支的人们,除了种地的,谁还愿意继续在这里生活呢。

    我常常觉着,分场人真的很伟大,他们曾经把一片荒芜的黑土地建设得非常繁荣。我又觉着,分场人真的很可悲,他们曾经欢喜的来,后来艰难的逃离,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十四队在地图软件上,是一个至今查不到名字和位置的地方,这像极了它的命运,悄无声息,但是在所有十四队人心中,它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我又想起以前是如何归乡的:坐十个半小时火车到J市,再坐一个小时客车到H镇,再坐一个小时小客到家,哦,现在小客也停运好几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十四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pp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