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作者: 9f91a6d88d1e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4:24 被阅读77次
    【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今天是农历乙亥年的大年初一,猪年第一天。一夜无事,我从梦中醒来,看一眼墙上的石英钟,尚是凌晨四点,窗外的路灯依然顽强地亮着,妻和孩子们还都在酣睡,而我却睡意全无,没有倦意,随穿衣起床,坐到电脑前,思绪飞扬,键盘敲动,随手记录生活点滴。若干年后,这篇文字,或许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文字记忆了。

    新年第一天

    黎明早起话春晚

    昨晚九点多,看了一段央视春晚节目,听了岳云鹏的相声,有点发困,实在支持不住,我便早早到书房独自睡下。心安茅屋静,性定菜根香。我一觉睡到自然醒。有人说,睡到自然醒,是一种幸福。那我一定是很幸福了。算算时间,睡的时间也不算短。只是和家人的节奏不太合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好多年了,每逢休息日,或许是休息日工作压力轻了一些,我往往醒得早,脑子感觉特别清楚,总有很多自己的生活感悟,想记录下来,就不再懒床,会披衣起床,用手机或用电脑写作,笔耕不断,不曾想竟然粒米成箩,有了几十万的文字。有时候,我黎明早起随手而写的文字,竟然感觉还比较满意。春种秋收,付出就有回报,天道酬勤,老天应该是公允的吧!

    每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早已经是中华儿女除夕夜的文化盛宴了。年年如此,必不可少,但对春晚,现在又是贬褒不一、窃以为,不是春晚水平不高,而是观众越来越挑剔,有了更多差异化的需求,正所谓众口难调。实事求是地讲,春晚在不断创新,随着声光电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舞美设计越来越漂亮,多个分会场,四海一家,春晚在进步。

    昨天,我回到家乡西马村,阳光明媚,有四个妇女在家门口桌子前围着打扑克牌,是洛阳流行的双升。我带着外孙女过去凑热闹,观众也有七八个,男女老少,大家说说笑笑,很是热闹。说到今年的春晚,有人就问那个很有名的艺人还出来吗?大家七嘴八舌说,现在国家很重视演员的德,只有德艺双馨的演员才能上春晚大舞台,不是谁有才就可以上的,比如某某某,某某某等等。有人说,现在国家很重视文化领域的宣传导向作用,有很好的传统继承。昨晚,我看了今年春晚的的三个分会场,看到江西吉安井冈山的红旗,看到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应该说,不忘传统,重视国企,改革开放的味道尽在不言中了。三地分会场的普天同庆、四海同乐,展开一幅五彩斑斓、妙趣横生的艺术画卷。

    火红的春联

    记录着时代变迁

    春联,也叫对联,对子,是中华民族过年必不可少的的文化元素。春联的的变化,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昨天上午,我有事外出,家里的春联,是女婿贴的,贴德非常仔细。这副春联,是我的公司送的。这些年,公司总要请书法家写春联,大批印制,送给职工。上联是:百舸千里同圆中国梦,下联是:万众一心共铸东方红,横批是:前程似锦。这副对联文字精彩,书法漂亮。

    中午回到老家,老家大门上红底黑字的春联也已经贴好,那是年近八旬父亲的书法作品。打小,我每年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帮着父亲拉春联。把红纸裁好,父亲拿起毛笔,龙飞凤舞,潇洒地写字,我帮着把纸按平,随着父亲写字的速度,移动春联,然后把父亲写好的春联双手抻着放到地上晾干。父亲一边写,还会指点我字的间架结构,传授写毛笔字的诀窍。

    父亲收藏的春联书籍就有很多本,他最喜欢的四个字是“莺歌燕舞”,父亲当年所处时代的烙印已经深深地刻在父亲的脑海。老家大门上的匾额,是“莺歌燕舞”四个字,那是父亲1985年3月的作品。今年,他的车库上,依然是“莺歌燕舞”四个字。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名篇,其中“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流水潺潺”的诗句,带给父亲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我,也是那年出生的。而今太平盛世,伊水河畔莺歌燕舞的景色,已经令人心醉。父亲对“莺歌燕舞”情有独钟。

    老家的房梁上,就有两个燕子窝。每年春天,总有燕子如期飞来,孵化下一代。母亲特别喜欢燕子,爱护燕子。燕子调皮,把窝搭到灶台边上,母亲怕燕子拉屎弄脏,又不忍驱赶,就念叨燕子换个地方,燕子有灵性,真的换个地方搭窝的呢。农家习惯认为,家有燕子,非常吉祥。燕子是益鸟,小时候大人老是吓唬我们:"不要摸燕子,谁摸谁害眼。”,所以,我们小伙伴从不捉弄这些小精灵、

    昨天在村子里转,我看到很多人家的春联都是某银行送的,印刷品,很漂亮。也有人家是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春联,红底金字,富丽堂皇,也很漂亮。我也看到有一些自己手写的,有一家是隶书体,非常大气。现在,人的文化水平都高了,大家都会写字,但毛笔字已经很少有人会写了。在村子了转了半圈,我看到好几家门前墙上有大片的书法大对子,都是父亲的手书,那是父亲为村里人家红白喜事而作,非常有气势。大队门口的春联,也是父亲的手书。记得一个故事,说的是很多年前的某个地方的春联特别奇特,有人就用碗边蘸墨汁,在红纸上盖上一个个黑色的圆圈,那是因为村子里没有文化人,没人会写字的无奈。

    昨天,我把父亲的春联随手拍照发到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几十个亲友点赞,也有亲友祝福我父亲春节快乐健康的留言,让我非常感动,表示衷心感谢。其中就有一个朋友是去年才结识的,他知道我的姓氏,看了我的文章,知道我的家乡西马村,他很激动和我联系,原来我们有血缘关系,他的母亲和我同村同宗,排起辈分,他是我的表哥,禁不住令我唏嘘慨叹,世界很大,其实也很小。

    不忘祖先

    除夕端饺子风俗流传

    老家西马村,一直有这个传统,就是大年三十包饺子,给长辈端饺子,第一碗饺子要敬祖先。所以,每年大年三十的下午,村子里可以看得到端着饺子往长辈家送的人不停地走过,也是西马村春节的一道风景。

    母亲不吃大肉,不吃羊肉,这些年我们都是买些牛肉馅回家过年包饺子,今年也是如此。女婿抽空买了5斤生牛肉,直接绞成肉馅,昨天我们带着回家。我负责带两岁多的外孙女,这是我特别乐意的事情,带着孩子在村子里走动,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妻和女儿则帮着母亲包饺子。第一碗饺子,母亲端着去了老屋,我知道那是母亲端给已故的爷爷奶奶还有列祖列宗的。

    今年,是我亲爱的奶奶诞辰100周年了。我对老奶的印象只有模糊的影子,而对奶奶,我永远无法忘怀。我是长孙,家里的老思想是有点重男轻女的,奶奶对我的疼爱,自然无以复加。我小的时候,跟着爷爷睡过,更深刻的记忆是冬天和奶奶通腿睡,奶奶给我暖脚。1986年,等我大学毕业到一拖,第一个月工资,我就给奶奶买了她喜欢吃的猪头肉和鸡蛋糕等。后来,我给奶奶买过花衬衣,奶奶非常高兴。我搬到有卫生间的新房子后,专门接了奶奶过来小住。当时,我住的是7楼,没有电梯,奶奶是旧社会缠的小脚,上了四楼歇脚,然后才上到7楼。7楼房子,有独立的卫生间,有点热水器,可以洗澡。接奶奶过来,妻就帮着奶奶洗澡,为她细心搓背,奶奶非常高兴。听母亲讲,奶奶回村子后,经常给村人说起,她享到了孙子媳妇的福,孙媳妇给她洗澡了。过了年,老屋漏雨已成危房,和父母姐弟商量,准备把老屋拆掉重盖,也建一个有卫生间能洗澡的住处,改善一下父母的居住环境,当然,也一定给爷爷奶奶的牌位留一个恭恭敬敬的位置,请爷爷奶奶保佑平安,亲爱的慈祥的奶奶,那年您病重,我急急赶回来和您见面,您拉着我的手和我说话。下午看您平稳,厂里开发新产品正忙,忠孝不能两全,我给您磕头,然后离开您回一拖公司,谁知刚到安乐窝,您就溘然长逝了。等您安葬那天,我又出差杭州,未能尽孝。我到了杭州,南方竟然大雪纷飞,我不知道,苍天有情,南国飞雪,那是不是苍天的哀怜?

    新的生活

    从东方红开始

    窗外的路灯已经熄灭,黑暗笼罩,不时有鞭炮声传来,这些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主题,洛阳市已经设立禁放区。我也不再买鞭炮了。爆竹一声辞旧岁或成历史,桃符万象更新的桃符不见,但辞旧迎新的规律亘古不变。

    有弟弟在家陪伴着父母,我很安心。昨晚,女儿要给女婿包饺子吃,把孝敬父母的福袋送出,我们急匆匆返回洛河边的小窝,一时疏忽,竟然把手机忘到老家了。没了手机在身,难得清静,不用去发红包抢红包了,今天初一,再回西马村,拿到手机,再给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的亲友们拜年祝福吧!

    黎明前的黑暗,总会被喷薄而出的旭日驱散,新的生活,从东方红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期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弱鸟先飞,窗外的腊梅依然灿烂,暗香浮动,迎春的花已经悄然开放,姹紫嫣红的春天指日可待,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洛阳牡丹,一定会让世界惊艳!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爱家乡,就爱我大美洛阳!爱家乡,我们爱得不讲道理!

    曹会智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凌晨写于洛阳

    【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一随笔】回家过年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w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