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粽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18:21 被阅读0次

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时有“天地君亲师”这一说法,老师与“天、地、君、亲”地位一样并能同时供人供奉朝拜,体现了老师这一角色的崇高。今日下午,我推荐一篇文章,文题叫“尊师粽”——题记

吃粽子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在人生道路上交替了60多个春秋的我,品尝过的粽子可谓五花八门:不仅有本乡本土的火腿大栗粽,有嘉兴的五芳斋粽,海南的芭蕉叶粽,台湾的八宝粽……然而,吃尽东南西北的品牌粽,最难忘的还是磐安山区的“尊师粽”。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生计,我来到磐安(当时属东阳县)深泽乡殿口村任民办教师,学校设在破旧的祠堂里,全校就一个班30多名学生,我是里里外外一把手。那时,农村的经济条件十分艰苦,玉米羹、芥菜饭还填不饱肚子,粽子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品。然而,无论怎样穷,一年一次的端午粽大多是要裹的。

山里的农民会算计,平时勒紧裤带,也要藏些糯谷下来。待到四月底,山民们就从坛坛罐罐里倒出这些珍藏了大半年的“宝贝”,趁着天晴晒一晒太阳,然后拿到加工场碾成米,有的为了节约点钱,就用最原始的石臼捣米。

  大多农家裹的粽子不多,每个人能分上几个粽是有规定的,小孩的粽子个头要小得多,往往是长三角形的。为了能多裹几个粽子,百姓们常常在馅里做文章。那时,粽馅的原料大多不太讲究,只要能塞进,可以吃就行,诸如豆腐干、芋头、番薯、南瓜等,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家,是用咸肉制馅的;即便是比较拮据的农家,也要象征性地裹几只肉粽。这样煮起的粽子肉香飘逸,在邻里面前也不失面子。

  说来也奇怪,每当端午那天,学生早上来上学时,手里都提着一对粽子。走进教室后,把粽子很恭敬地放在讲桌上,这在当地称为“尊师粽”。在那穷山沟里,半吃皇粮的民办教师可算得上“大人物”了,是百姓心目中最受尊重的人。自然送来的粽子个头最大,里面的馅也是最好的,而且外观上也是最漂亮的。由于山区的不少学生要背着个小弟(妹)来上学,这天父母让小弟妹也拿一双粽子送给老师,算是“拜师粽”。

  这样一来,讲桌上的粽子就有百来个,高高地叠成了一座“粽子山”。我尽管爱吃粽子,也无法在一两天内“解决”,当时没冰箱,天一热,粽子容易变质。如果把粽子送回去,这是当地百姓最忌讳的,以为我瞧不起某某。

  怎么办?当时村里有个家长,给我出了个主意:把粽子一个个切开,挖掉馅(大多是咸肉),把去馅的粽子扔进一个小缸里,再放上足量的红曲酿米酒,那些挖出的馅放锅里炒一炒,又成了一盘菜。

  过了十天半月,我就邀请家长来校,品尝粽子酒。一时间,整个校园充满了酒香和笑声。

  38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当年山沟沟里“尊师粽”的芳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讲述人韦春森)

编辑:王雅楠 作者: 来源:东阳日报

相关文章

  • 尊师粽

    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时有“天地君亲师”这一说法,老师与“天、地、君、亲”地位一样并能同时供人...

  • 尊师

    那一天,我去国画室接小女。只见她毕恭毕敬的正在请教老师,老师在旁边认真地指点。国画陆老师在省区里颇具名气。每逢办画...

  • 《尊师》

    尊师独重傅,戒言值千金;八关蒙九寿,沉浮知枯荣…… 有幸接到邀请函,恭祝九霄星斗江平先生九十华诞!

  • 尊师

    谈论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 尊师

    一觉醒来 还是凌晨四点半钟 似梦非梦 模糊不清 我的脑海萦迴着恩师的形象 他已经年迈了 耋耄苍老 清瘦奇倔 不再康...

  • “粽”有不了情——(端午有感)

    “粽”籽千千结 “粽”衣叶叶连 “粽”算岁岁叠 “粽”情年年同 “粽”为民祈福 “粽”香飘千古 “粽”有不了情 “...

  • 尊师就是重道,益友亦是良师——读《福慧之道》有感(338)

    古语云:有道者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所以,我们不仅要尊师,还要尊师背后的“道”,通过尊师重道与宇宙最高智慧接通...

  • 福慧不足,聪明反被聪明误——读《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有感(270

    尊师重道是为了接通慧脉。老师对你好,尊师是积慧,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应尽的本分。老师对你不好,你还能尊师,那说明你...

  • 我宁愿和你吵架,也不愿意爱别人

    01 前几天看到@粽粽粽粽粽粽粽的一条微博“你和你男朋友因为什么奇怪的理由吵过架?” 热评很搞笑,截几条给你们感受...

  • 端午安康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粽有千般好,唯您们最粽要。 愿您们粽是快乐,粽是微笑,粽是喜悦,粽是好运,粽是成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师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ii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