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千辛万苦两世弘法路

作者: 魏守峰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22:33 被阅读104次

传说128年前有一个喇嘛,时年28。他从拉萨大昭寺出发跨越重重困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见万千美景,终于找到了心中的圣地。

他先是来到了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此处在林芝附近,气候湿润,地势平滩,植被茂密,风光旖旎,牛马成群。站在河岸眺望远方,只见雪山皑皑,蓝天白云,芳草萋萋。时而微风拂面,加之阳光暖暖的照耀着,让人忘乎所以。他想这里定是弘传佛法的好地方,然而他也深知环境太好不宜使自己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到达那方净土,于是继续南下。

尼洋河

接着来到了色季拉山口,由于海拔较高,加上经常是大雪伴着大风,所以他来到此地可谓是九险一生,心想此处可是修佛的好场所,准备在此安顿下来。有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他面南远眺,忽见一山在前方极为壮观,直耸云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顿时明白,这是佛的召唤,于是继续南行。后来得知此为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

南迦巴瓦峰

途中又经历了高山大川,郁郁葱葱的森林,波光粼粼的湖泊,然而终究未能打动他继续南下追寻南迦巴瓦峰的决心。

林海 湖泊

终有一日来到了一处雪山大概在墨脱附近,周围异常安静,只能听到自己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远望雪山,是那样的洁白无暇,蓝天与日月雪山共同出现在一副画面中,仿佛一条龙脉。于是他为其起名噶龙雪山。

嘎龙雪山

当时只见雪山上金光闪闪,远眺仿若洁白的莲花屹立在山头。于是其知当年佛祖召唤他远眺南迦巴瓦峰并非本意而是为了引导他前往此处。遂开始在此建庙弘法,名曰嘎龙寺。

嘎龙寺

在此弘法长达百年,忽有一日,狂风暴雪,其知自己已完成人间弘法的使命,叫来一众信徒说圆寂后只需在寺前为其修建灵塔,其转世灵童会同样在其28岁的时候会历经千辛万苦无意中来到此地。说罢便圆寂了。徒弟们为其修筑灵塔,并一直等候其转世灵童出现。

灵塔

果然有一个少年在28岁的年纪,踏着前世的足迹,重走当年寻佛之路,终在嘎龙寺找到宗源,同样开始在此处弘法。

弘法僧众

见其下众多信徒不畏艰难险阻徒步去拉萨大昭寺朝拜,有感其前世同样历经艰难险阻来到噶龙寺弘传佛法,于是决定在合适的时机要骑行318国道,历经千辛万苦走向自己的弘法之路!

相关文章

  • 不畏千辛万苦两世弘法路

    传说128年前有一个喇嘛,时年28。他从拉萨大昭寺出发跨越重重困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见万千美景,终于找到了心中...

  •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 盛唐时期,石头希迁在江西得道,在湖南弘法;马祖道一在湖南得道,在江西弘法,时称“并世二大士”。他们两个就像是亲...

  • 初心不随时空殒没

    井上靖所著的《天平之甍》将鉴真东渡弘法传奇重现于世,讲述了日本天平年间,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为了寻找传戒高僧、弘法...

  • 奋斗

    作者:王胜生 人生在世 奋斗不休 为功 为名 为福禄 不畏千辛万苦 不畏赢输 只为目标 勇敢付出 抬起头 挺起胸 ...

  • 达摩祖师为何没有传法给梁武帝? 作者:灵芝师姐

    请大家参一个公案:达摩祖师既然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东土弘法,当然希望佛法普传。但达摩祖师为何不肯传法给信佛虔诚的梁 武...

  • 明天,你好!

    不畏夜的暗, 不畏晨的寒, 不畏山的险, 不畏路的远。 追寻明天, 明天来了, 花、草、树、木,应当醒了; 明天来...

  • 『今日爬山记』

    今天和糖糖想一起去弘法寺拜一下佛,但是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去弘法寺,所以最终只能选择下山往回走了。但是下山的时候我...

  • 素心

    不厌俗世,不畏浮沉。 仰首看天,低眉问心。 斗室散人: 世俗不厌,沉浮不畏。 向天仰首,问心无愧!

  • 人生正义

    人生不是追求安乐,而是践行理想,无论苦乐。随遇而安,弘法为乐。 不是安乐了再弘法,而是一心弘法。心...

  • 四月你听,那是谁在说话

    愚人节那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了趟弘法寺。 天气暖得刚刚好,我们结束了共享汽车,改由步行至弘法寺。一路上,我们观赏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畏千辛万苦两世弘法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iq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