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给这篇文章起个标题叫做《又爱又恨小米辣》,是因为我爱吃的很多菜里面都有这一味配料。比如我爱点的那家快餐里的红烧鸡杂和鸡汁辣鱼,下馆子最爱吃的酸菜鱼和剁椒鱼头里面都有小米辣。
我觉得辣是会让人上瘾的,除非一点都吃不了辣的人。儿时家里每年都会做辣椒酱和辣椒末(剁椒),那是每吨吃饭必不可少的一样小菜,我最喜欢的是把辣椒酱涂在锅巴上,又辣又香,我能吃好大一块。
辣味有一种魔力,越辣越想吃,比如辣条、比如绝味的鸭脖、鸭肠、毛豆,甚至一些素串儿如辣素鸡、辣海带,即便吃着出汗、流鼻涕、又喝水又喝奶、又吃苹果又吃雪糕,那又怎样呢?还是吃的停不下来,过瘾!
随着年龄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吃辣,很多人说食材的原味才是最好的味道,我还没有到那种境界,但是口味确实变得清淡了些。有时炒菜盐放少了点,就不再加了,其实味道也没有那么差,慢慢的就习惯了。
现在自己在家做饭也特别注意,少油低盐不加糖,红烧酱油用适量,不会去刻意烧辣的菜。由于和先生都爱吃毛豆鸡杂/鸭杂,里面的辣椒也被我从小米辣换成了不辣的青椒,但这并不代表我真的就能放弃辣味了。
因为味道是有记忆的,只要我某个时刻想起,我就会点一些辣味的饭菜来吃,就像是哪次如果不经意间发现一家苍蝇馆子,里面的菜味道不错,就会记住它,过段时间去吃一次。
在辣味记忆里,酸豆角鸡杂煲仔饭、野山椒鸭杂煲仔饭、酸辣肥肠、爆炒猪肝、泡椒藕带都是座上宾。
其实吃饭方面的瘾在生活中算是最轻松的,除了特殊地方的人或者是有一些身体疾病的人。像我因辣上瘾,我不会一天三顿都吃辣,我也不可能把我上面列举的菜一顿一顿的每天轮流吃。
但是其它方面的瘾就不一样了,比如抽烟。先生戒了十年烟后因为压力大又复抽,到现在都不想戒。当时复抽的时候我就劝诫过他,纾解压力可以通过别的办法,何必又把烟捡回来,上瘾的东西最好别碰!
我自觉是一位自律性还比较强的人,我的避瘾秘诀就是明知会上瘾的东西坚决不碰。又要说到抽烟,为什么我不抽,就是因为我觉得我要是碰了绝对会喜欢。因为小时候大人们在我跟前云雾缭绕的时候,我就很喜欢那个烟味。
还有爸爸曾经跟我说过我的奶奶是如何抽上烟的,就是当时爷爷爱抽烟,奶奶很生气,老是管着他。爷爷就说你也尝尝是个什么味道,一来二去,后来奶奶比爷爷的烟瘾还大了。
又比如我从来不用香水,我每次逛街的时候看到香水瓶就很感兴趣,包括很多的香味我也很喜欢。先生说若是喜欢就给我买,送礼物的时候也会问要不要买香水,我都说不用。
是因为我知道我若是用了,就会成为习惯,就会上瘾。而在我的意识里,这种东西是可用可不用的,何必浪费!在崇尚极简的人的生活里,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就可以不用。
生活中还有很多难以戒掉的瘾,比如游戏瘾和牌瘾,如果自控能力比较强,懂得轻重缓急,懂得做游戏人的心理,还可以玩玩。而有的瘾,比如赌瘾和毒瘾,是需要坚定的拒之门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