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小孩儿被打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打孩子的不是亲妈,不是后妈,不是老师,而是——
对!方!选!手!她!妈!
6月24日,星期天,4岁半的女孩瑶瑶正在儿童游乐场玩耍。
另一个女孩跟瑶瑶争抢玩具,俩孩子发生拉扯。
然后,瑶瑶被对方的妈狠狠打了一顿。
瑶瑶妈匆匆赶来,打人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大肆指责瑶瑶妈「没素质」。
你没听错,她打了别人孩子,还说别人没素质。
然后她大摇大摆、骂骂咧咧地离开了事发现场。
瑶瑶妈调取监控,发现瑶瑶被扇了两个耳光,脸上还被掐了几下。
孩子发生拉扯 第一巴掌 掐脸 第二巴掌这禽兽,叔可忍,婶儿都不能忍!
瑶瑶妈果断报警,警察拨通打人者电话,没人接。
当晚,对方爸爸打来电话说「不好意思」。
次日晚,对方爸爸、外公、外婆到派出所道歉。
期间,打人者来电,强调是瑶瑶动手在先。
可监控视频显示,瑶瑶先被拽住衣服,然后两人开始拉扯。被抢玩具的人是瑶瑶。
这年头,恶人先告状的事儿不要太多!
两天过去了,瑶瑶的脸虽然消肿,但掐痕还在。
瑶瑶妈说,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已经留下心理阴影。
那个动手打人的「对方选手她妈」,迟迟不肯露面。
第三天下午,经瑶瑶妈一再坚持,打人者终于来到派出所调解室。
这次,打人者一反常态,道歉态度异常端正,直言自己全都不对,请求原谅。
然而,在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背后,并不是她自己良心发现。
真正的原因是——这件事上了网。
打人者说:「网上已经传开了,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但希望不要伤害到我女儿。」
哦哦,就你女儿是女儿,别人女儿都不是女儿?
该道歉的时候玩消失,非等网友怒了你才「挺身而出」,真是反复无常。
前阵子上映的印度神作《厕所英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只有在自身利益受损时,才会拼尽全力解决问题。」
这种感觉,好像似曾相识……
还记得去年臭名昭著的刘鑫吗?
江歌妈妈说:「很多人只有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时,才会心痛。」
若不是网络舆论逼得刘鑫无处遁形,她自己永远不会露面,更不可能道歉。
生活很滋润的刘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正义的「自动降临」功能坏掉了。
如果没有外力助推,很多脏事儿都会不了了之。
这个「外力」,就是媒体和网友共同形成的合力。
它浩浩荡荡、来势汹汹,饱含压抑已久的愤怒。
人们重视它,给它起了一个非常炫酷的名字——网络暴力。
6月27日上午,轰动一时的「教科书式耍赖」案终于开庭,「老赖」黄淑芬被判刑8个月。
虽然很不情愿这样说,但是不得不承认:网络暴力又一次助推了正义。
过去3年里,受害人赵老先生的儿子奔走呼号,肇事者却长期逍遥法外。
直到去年,媒体和网友掀起舆论大潮,「教科书式耍赖」火遍全国,肇事者这才被采取强制措施。
其中猫腻,不言自明。
可问题是——
铺天盖地的咒骂,你能说这不是网络暴力吗?
然而,这有错吗?
不这么做,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当然,我不是鼓励网络暴力。
很多时候,网络暴力的受害者都是无辜的人。
我们自己平时说句什么话、做个什么事,一旦被人误解、歪曲、放大,也会遭受网络暴力。
陈凯歌的《搜索》就讲了这个问题。
一个罹患癌症的女人(高圆圆 饰)没给老大爷让座,引来一场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
女人最终自杀离世,「杀死」她的人们却毫不知情。
蓝秋绽放这样看来,网络暴力罪过大了。它充满不由分说的群体情绪,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正当手段。
不知有多少人被网络暴力欺辱过,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可关键是,每当正义姗姗来迟,网络暴力挺身而出,事情总会走向更好的结局。
这柄危险的双刃剑,当真让人困惑不已。
6月23日,贵阳的杜小姐刚下出租,发现自己的苹果X落在后座上。
她拨通电话,期待司机接听。
手机在响了5通之后,被人关机了。
后来杜小姐联系到司机,主动提出给对方1000元感谢费,希望尽快拿回手机。
不料,司机说手机已经「被他叫来的人拿走了」,没有3000块钱休想拿回来。
你看,又是一个混蛋。
杜小姐想尽办法跟司机沟通,完全没用。
就连出租车公司都拿司机没办法。
当地媒体介入后,对司机进行电话采访,不料司机反而讲起了大道理——
「现在这个社会都是以金钱为主。」
这嘴脸,啧啧,可以说是很无耻了。
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你TM还挺有理!
此事经媒体报道,在网上迅速蹿红,直接冲上「百度风云榜」前十名。
可以预见,在网络舆论的助推下,这件事也会走向更好的结局。
有人说:「网络暴力是精神上的恐怖袭击。」
也有人说:「保持言论自由,才能维护正义。」
中国互联网30年,从最初几百名网民,发展到现在8亿网友。
如此庞大的基数,一旦舆论之风骤起,必然是毁天灭地的风暴。
过去,这风暴打垮过受冤者,也帮助过受害人。
我们作为参与者,不止一次伸张过正义,也难免无意间「恐袭」过他人。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所以,骂人是违法的,即便打着正义的旗号。
这方面我们应该反省,应该进步。
但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
任何恶劣的、不光彩的行径,都害怕面见阳光。施暴者,也会害怕暴力降临在他们身上。
网络舆论,对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双刃剑,表达观点的同时亦会滋生暴力。
只是这暴力对守德者是残忍,对不义者恰是审判。
网络暴力不是正道,它只是以沧桑的方式,让落魄的正义以另一个姿态,重新站起。
(文/邓不利索)
网友评论
但这种心有不甘的屈服,又能把这层伪装面持续多久?
你对一物品使力 相反物品也会给你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