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人民广场每天写1000字
古文观止 || 王孙满对楚子(一)

古文观止 || 王孙满对楚子(一)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14:02 被阅读0次

这又是一篇有着历史意义对话的文章。

公元前606年(宣公三年),这时的楚国已羽翼丰满,兵力雄厚,它吞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而此时楚国的国君正是那位蛰伏三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他利用自己讨伐陆浑之戎的机会,陈兵周朝边境。

在此危难之际,周朝大夫王孙满临危受命,代表周天子前来慰劳楚军。

面对周朝派来的使者,楚庄王竟然“大逆不道”地询问“九鼎之轻重”,并伺机觊觎周朝王权。

面对楚庄王的问话,王孙满并没有被带节奏,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他援古证今,说明了九鼎的来历,并明确指出一个朝代的兴衰“在德而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弦外之音是叫楚庄王不要觊觎天子之位,也因此挫败了他狂妄的野心。

王孙满用其不世的睿智与才华,暂时保住了周王朝的颜面。

那么,楚庄王为何要讨伐陆浑之戎并陈兵周朝边境呢?

之前我们讲过,晋灵公3岁即位,当时还是个娃娃,所以晋国的执政大权全部掌握在赵盾手中。

但这个娃娃国君长大之后,奢侈、残暴,大肆征收税赋,并经常因为小事而随意杀人。

晋灵公有两个癖好,一是喜欢用弹弓射人,且弹弓的子弹是铜丸,打一下,轻则肿痛,重则流血,可他就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看着人们躲避弹丸为乐。

二是,他喜欢吃熊掌,一次厨师烧熊掌的时候,没将熊掌煮熟,晋灵公便把厨师杀了,装在畚箕里,派宫女抬出宫。

赵盾与士会见到畚箕里露出的手,才发现厨师被杀。

赵盾与士会多次劝谏未果,反而遭到晋灵公的厌恶,并多次派人暗杀赵盾。

司马迁评价晋灵公奢侈无度,得不到百姓的拥戴;左丘明认为“晋灵公不君”,即他不行为君之道,君王该有的美德他没有,君王不该有的恶习他全有。

如此不君,晋灵公的下场自然不会好,年仅17岁,他就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杀了。

这次弑君事件在《春秋》被记录为“赵盾弑其君”。

于是,赵盾就把晋襄公的弟弟黑臀从周地接回来,是为晋成公。

晋成公刚刚即位,晋国国内政治形势动荡不安,晋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混沌的状态。

而此时,文韬武略的楚庄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于是,他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去削弱一下晋国 。

我们学习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楚王攻打陆浑戎人,于是到了雒水,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

周朝建立后,爵位实际的设置分为六等,王公侯伯子爵。天子爵位最高,称王,如周武王。而其它各诸侯则根据其与周王室上亲疏及功劳大小赐爵。

楚子,就是指楚庄王。楚国最初是子爵诸侯国,子爵排第四。所以,在这里把楚国国君叫楚子,这些都是周礼规定的严格制度,是不能乱称呼的。

在春秋时期,各国诸侯都被称为某某公,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等等。

那么,为什么楚国国君却偏偏称自己为“王”呢?

其实,楚国君主称“王”应是僭越自称,大逆不道的。

这还要从楚国的一个猛人,熊渠说起。熊渠是楚国的第六任国君,他箭术高超,英勇善战,在他的带领下,楚人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一直到了卾地。

卾地丰富的铜矿资源,自然也成为楚国的囊中之物。

青铜时代,铜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直接奠定楚国之后数百年蓬勃发展的基础,是熊渠一生中至高无上的功绩。

所以,守住了卾地就等于守住了金山,几年下来,楚国就成了显赫一时的诸侯国。

于是,财大气粗的楚国便向周天子讨要爵位,希望把自己的爵位提升一个档次,但遭到周天子的拒绝。

为此,熊渠非常生气,便喊出了一句名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谥号”,意思是,我是野人,不同你们中原国家玩了。之后,他就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

后来,周厉王即位,周厉王这人性情暴虐,熊渠也怕惹麻烦,就把三个儿子的王位抹去了,这是楚国第一次自封为王。

虽然,这次封王不了了之,但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威慑力的西周来说,已经是非常嚣张了。

一百多年后,历史进入了东周,楚国又出现一猛人——熊通,他是楚国的第二十任国君,春秋三小霸之一。

他是一位深孚众望的铁腕人物,更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盖世枭雄,他文韬武略,东征西讨,楚国由此更加强盛。

但这个猛人可谓更猛,用六个字形容他“惊蛮夷,动华夏”,他杀了自己的侄子,篡位为君。

但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他的弑君,改写了楚国的历史。

他大启群蛮,进攻少数民族。就是他灭了权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县。

他励精图治,增强实力,在诸侯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磨刀霍霍,对中原虎视眈眈,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汉东的第一大国——随国。

熊通清楚地知道,楚国要称雄于南方,必须击败随国。

在之前学习的那篇《季梁谏追楚师》中,我们就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想利用随国国君与周王室同为姬姓的特殊关系,通过武力威胁逼迫随国国君带话给周天子,他还是要晋升爵位。

然而,这一次,他又被周天子无情地拒绝了。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猛人熊通也喊出了一句名言:“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就此自立为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武王。

熊通此举,是公然与周王分庭抗礼,开了诸侯僭越为王的先河,而征伐大权早已旁落的周天子也无可奈何,各诸侯国也只能是“望楚兴叹”。

至此之后,楚国之后的国君,也都以“王”自居了。

聊完了楚子,我们再聊下“陆浑之戎”,那“陆浑之戎”讲的是什么呢,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王孙满对楚子

    春秋时期,王室权威每况愈下。楚庄王借出兵北伐伊川境内陆浑之戎之机,顺势移兵洛邑,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周定王派大夫...

  • 【经典重读《古文观止》系列】之七 面对强者的霸凌,弱者怎样

    【经典重读《古文观止》系列】之七 面对强者的霸凌,弱者怎样保持自身的尊严:《王孙满对楚子》 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

  • 左传 · 王孙满对楚子

    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

  • 王孙满对楚子赏析

    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

  • 王孙满对楚子

    楚庄王讨伐西北的少数名族,由此到了洛水,顺势在周王朝的疆土上阅兵示威给周天子看。周定王见势派王孙满去对方军中犒劳楚...

  • 读《古文观止》之王孙满对楚子

    《王孙满对楚子》讲的是:公元前606年(宣公三年),楚庄王吞并了一些小国,确立了霸权之后,陈兵周朝边境,问...

  • 读《王孙满对楚子》知以德服人的道理

    《王孙满对楚子》是春秋时代著名思想家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后被收入《古文观止》。 本文大意是:楚庄王攻...

  • 《国语》之二百二十三

    王孙圉论国之宝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heng)犹在乎?”对曰:“然。...

  • 古文观止: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论楚宝》出自《国语·楚语》,记载了王孙圉论何为宝物的故事。 王孙圉是楚国大夫,有一次他访问晋国,晋定公设宴...

  • 读《古文观止》之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论楚宝》讲的是:(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王孙满对楚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ep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