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文章<平凡之路>中叙述了我选择产品经理这条路的始末缘由,本文将继续分享在产品之路上所经历所感悟,笔者所在公司主要是做企业服务,所以本文主要针对TOB产品调研。
去年毕业进公司做的第一款产品,是为P2P平台提供企业及个人征信SDK插件,接下来,有机会经历了针对互金行业的舆情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为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进行贷(保)前,贷(保)中,贷(保)后的风险监控平台的部分模块设计,又回归到了针对个人征信产品及个人反欺诈上,于今天完成了个人产品前期调研到产品初步方案落地的过程。
回首过往,感慨颇多,在总监的指导下,到自我挖坑填坑的生长路径,对产品经理算是有了一个比较笼统但还不够深入的认识,除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数据方案,交互设计,市场运营,项目管理之外,产品调研和竞品分析作为产品经理能力闭环中一个模块,上承用户需求,下启产品形态及功能,我认为是产品前期一项相对重要的环节,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期间,主要调研了三类产品,分别是舆情类,企业征信类以及个人征信及反欺诈类,接下来,我将根据日常调研中的一些自身经历,依次展开叙述,不妥之处,还望多多指正。
1.确定产品定位,顺藤摸瓜
在纷繁复杂的产品中找到自己的竞品,好比要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就像顺藤摸瓜,首先要找到藤,固定了藤的位置,再往下摸瓜,就会相对容易了。这里的藤,就是产品定位,尤其涉及到核心产品,需要结合公司定位和方向,服务的客户群体,市场格局,还有决策层的判断来决定。一般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最大的产品经理-CEO来决定产品定位,然后,产品经理才能沿着这个方向进行产品的调研以及后续的产品设计过程。
竞品获取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a.百度,google,这是比较简单直接的,但是,搜索结果太多不够聚焦
b.与产品相关的社区,网站,公众号,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100,硅谷堂,掘金,创业邦,钛媒体,虎嗅网,PMcaff,三节课,知乎,简书.....
c.企业信息查询,我们就是做企业信息查询的,市面上很多免费公开的查询工具,比如某查,某宝,某台中有专门针对产品,商标,软件著作权搜索的入口,只用输入关键字,比如我们是做企业征信,那输入'企业征信'会返回有做相同业务的企业,然后就可以根据返回结果,挨个查看了,同时,还能大体的知道对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比如通过商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去判断。
d.行业排名,有些机构会针对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排名,比如毕马威的Fintech前球50强,大数据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企业排名等等。
2.获取竞品,伪装潜伏
TOB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像TOC产品一样免费公开,容易获取,且绝大部分需要付费使用。找到竞品后,第一个步骤是要获取试用权和相关资料,毕竟,属于同行业竞争的产品,大家都不太愿意公开和相互分享,这里也要讲究一点策略(前方高能,笔者真的只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申请产品适用,不是间谍)
a.不要以本公司名义去申请,最好使用产品所服务的相似企业去申请。
一般不太方便用真实公司名去申请,虽然不能判断所填名字是否真实,出于为对方考虑,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紧张,还是用一个与其服务的相似企业去申请,也算是对该公司的一种鼓励。这里解释一下,笔者并非有间谍的潜质,笔者曾经试过用真实企业的名称去申请,对方查到是竞争对手之后就没有下文了,虽然一度这样想过:连我们都防备的产品,也没有太大借鉴价值。不过,话说回来,换到自身,也会有类似的顾虑,而我出此下策,也被出于无奈~~~
b.不要以本人真实身份去申请
除了电话号码,其他需要填真实姓名,身份证等都不要填,以免信息泄露,笔者因此而受到信息泄露的痛苦。
3.记录产品,截屏录屏
企业级产品本身自带很强的业务场景,很多时候要去研究透,需要一定时间,由于帐号具有时效性,所以记得先截屏录屏,再用axure按照竞品的功能层级依次存下来,然后再用EXCEL按照下文中4的步骤分类别类的记录总结下来,windows系统推荐超级录屏,建议选取10家左右的竞品,横众对比分析。
4.深入竞品,透彻归纳
以上部分算是产品调研的入场券,如何对竞品进行分析,才是重中之重,这里需要介绍下竞品分析包括的两个概念,一种是产品分析型,主要是针对某一款产品或某一款产品的某个或多个功能进行分析,属于纵向分析,另外一种是产品对比分析,主要是对2款及以上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比如众所周知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法,分别从战略层,范围层,框架层,结构层和表现层去分析,参考下图:
竞品分析作为调研的子模块,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后面会单独作为一篇分析进行分享,在这里,就先简单介绍下主要分析的内容
a.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企业的照面信息,团队能力,合作伙伴等等基本信息,这样,大体可以知道这家企业的实力如何,主要产品有哪些,具体的业务情况是什么样,然后从公司层面去对比两家公司是否存在“竞品”的关系及竞品度高低。
b.业务场景对比分析
就好比你结交新朋友或者认识新事物,先对对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深入挖掘对方的方方面面,知道公司是什么样之后,就要继续了解这个公司主要做哪些业务,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同样逻辑的产品,业务场景可能不一样,比如都是企业征信产品,有些是服务于金融机构,有些是用于商业调查,由于业务场景的不一样,产品内部的功能模块和细节也会不一样,所以,要以业务为切入点,找到与自身业务比较相关的产品去研究,甚至可以学习或借鉴别人的业务场景,以丰富我们自身的业务范围。
c.服务对象对比分析
服务对象就是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给谁用,对比客户,发掘差异性,针对性的找到自己产品还未涉及到的客户群体,或者自身没有做好的地方,总而言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产品分析
1).产品定位:一句话描述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解决了用户什么需求,为用户带来了什么价值。
2).盈利模式:简而言之,就是阐述这个产品是如何为企业带来利润,赚钱的
3).市场占比:同类型产品中比较市场占有率的情况如何,对自身产品的优化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这里的市场占比可以通过艾瑞、百度统计,友盟,易观,talkingdata等咨询及统计机构的行业报告,以及互联网搜索入口的数据统计,比如百度指数,Google Analytics,还有最近出的微信指数,通过数据趋势,能够大体知道某个产品的知名度及搜索量,辅助判断市场占有率。
4).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就是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是某类产品的核心要素,比如微信的核心价值就是让沟通更便捷,支付宝的核心价值就是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电商类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能便捷,高效,低价进行购物等等,拿征信产品来讲,数据就是核心,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量级大,获取成本大是衡量数据是否有价值的关键要素。
5).功能:配合截图和录屏,把产品功能按照从大到小,从主到辅把功能点进行拆分,层层解剖,并推荐用导图工具或表格记录下来,推荐使用基础班的xmind。
6).交互及视觉:虽然是TOB产品,主要是服务,但产品的使用最后落实在人身上,自然也会涉及到用户体验,因此,产品的交互流程及视觉色彩在一定程度会决定了产品体验的好坏,作为竞品分析,也需要去对比概括这方面的
5.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也可以结合外部因素,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将其运用于产品调研中来,它的含义大概如下图描述:
具体的描述如下:
优势(S),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W),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虽然SWOT分析立足在企业层面的分析,但也间接反应到对应的产品上去,最终,作为我们产品调研的结论性输出,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另外,SWOT分析除了用于企业系统性的分析,也可以单独用作对产品的SWOT分析,之后的分享中,我会做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6.步步紧跟,永不落队
选择好竞争对手及竞品后,也需要时常关注对方最近有何动态,例如融资、产品发布、人事变动、业务进展及获奖情况等,及时追踪并反馈给公司产品团队和上级,同时,更要不断的跟踪产品迭代及变更情况,不断找出竞品及自身的差异化,提炼出有利于自身产品迭代的功能,不段优化产品,让你所负责的产品不会落后于竞品,并提早规划产品方向,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雨绸缪,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简介:热爱产品,热爱表达,热爱设计,一年产品经历,目前就职于一家fintech创业公司,产品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业务的征信数据服务及风险监控,正在跟公司的大牛们学习机器学习,规则引擎及数据建模及分析~希望可以与大家多多交流和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