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每个人的印象里,班级里总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人。他们可能是成绩好的学霸,可能是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引人注意,让人印象很深刻。
而在《特别的女生撒哈拉》这本书里,撒哈拉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学生。在她留级之前,同学们会用嘲笑的口吻叫她“特别的撒哈拉”。用她留级之前的“碧丝”老师的话说,就是一个问题学生,需要“特殊”照顾。这样看来,撒哈拉的确不是个讨喜的孩子,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波迪老师。她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撒哈拉封闭的小世界里,牵引着她走向光明的那条路,撒哈拉也在她的影响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个作家。
有梦想的孩子总是受上天宠爱的。本书中,撒哈拉的梦想一直都是当一个作家,她也一直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这一点一直都没有动摇过,她对梦想的执着让人感动。就像她在日记本上写下的那样:我是作家。虽然只有4个字,但是朴实而庄重。而波迪老师也没有让人失望,回了“我相信!”3字评语。字数不多,可是这确是对撒哈拉的巨大肯定,呵护了这个“特别的小女孩”的小心翼翼的脆弱心灵,一颗梦想的种子也在此时悄悄的发芽了。
但让这棵树破土而出的是波迪老师的一次家访。撒哈拉躲在暗处,听妈妈和波迪老师的谈话。当她听到波迪老师说:她将会是作家。那一刻,如果说在一直被人强调自己是个“另类”的环境下麻木的话,撒哈拉真正的清醒了。听惯了别人否定的声音,此时波迪老师的话无疑是黑暗中射进来的一丝光线。在黑暗中,这丝光线于她而言,让她有了想顺着这丝光线爬出去看看旭阳的想法。最后,终于波迪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喊出了自己的文章。没错,是喊。唾沫横飞,用尽全力的喊出来了。从她小心翼翼把她的梦想藏在心里到向所有人喊出她写的文章。这一刻,有些东西已经变了。梦想的大树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她成功了。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撒哈拉成为作家以后读华盛顿的那首诗给她的妈妈听,她的妈妈像以前一样摸摸她的头。但是此时的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再需要摸头安慰,于是就成了“额外的奖励”。收获成果的那一刻总是能最打动人心。梦想的大树在这一刻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与特别的你相遇,撒哈拉是多么特别啊,似乎这样的名字早就暗示了她的不一般。最终也的确如此。
其实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撒哈拉”,也像那片撒哈拉大沙漠一样,藏在自己身体里的才能就像这片广阔沙漠里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