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曾国藩(9)——投其所好的送礼,曾国藩一点儿也不愚
张军先生所著的《曾国藩传》,讲到曾国藩第一次到四川当主考,办完差事后便服逛街,第一次出差,还是一份肥差,怎么也得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礼物回去,其它人的礼物可以随便挑选,可恩师“穆彰阿”的礼物,却一定需要尽心尽情,不能随随便便买一些当地特产了事。
曾国藩知道穆彰阿喜欢古玩字画,便信步走到成都深巷一家老字号的古玩店。当他看到一把陈旧的香妃竹扇上,画有一只小虾两睛如墨,落款处写着“六如居士”,他那一双三角眼发射出了惊喜的光芒。
曾国藩知道这六如居士就是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别号,传说唐伯虎一生画虾,只有两次“点睛”,再细看此香妃竹扇,定是唐伯虎为秋香而画。曾国藩询问店老板,店老板开口只要220两银子。
按当时的价格,220两银子只能买到唐伯虎普通的作品,而这把“睛虾扇”,在京城怎么也需要500——1200两银子。曾国藩听了店老板的开价后,他怀疑要么老板并不识货,并不知道此扇的价值,要是此扇是赝品。不然这么贵重的物品,怎么会流落到这么个深巷之中、还售价如此便宜呢?
他将扇子拿在手里反复研究、仔细观察,内心认定是真品,同时又认定店老板不识货,自己从出生开始便“闹钱荒”,明知道220两银子买了也是非常值得的,但还是想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
他掏出50两银子,略表歉意地告诉老板,自己只有这么多银子,如果老板肯卖,就成交,老板称50两自己会亏本,不卖。就在曾国藩和老板交谈的过程中,老板获知曾国藩是本次考试的主考官,而自己的外甥八进考场,均因官场无人照应而屡次不中,这次在曾国藩的主持下,外甥一举中第,全托曾大人的鸿福!说着就要把香妃竹扇打包相赠。曾国藩心里欢喜,却也坚持要给钱,店老板只好照曾国藩最初出的价格,50两银子卖了那六如居士的“睛虾扇”。
曾国藩用自己的学识和诚意,花50两银子,获得了价值至少500两银子的宝贝,却跟论语都不提,连自己的老婆都不说。回到京城后,第一时间就去拜谢恩师穆彰阿。他不仅对穆彰阿行大礼,嘴里说着感恩戴德的话语,连送礼的顺序也花心思安排了一番。
他先是拿出一罐取自三峡江心的水,再拿出一盒精选的蒙顶茶,声称自己出身贫寒,但对老师可谓是一片赤诚。穆彰阿果然明白了他的心思,赞扬道:自古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两样都齐全了,可谓用心良苦!老夫明白了你的一片苦心呐。
看到恩师很满意自己“礼轻人意重”的行为后,曾国藩才慎重地拿出那一把香妃扇,穆彰阿果然在满意的基础上再添惊喜,两眼发光,立马拿出放大镜仔细观看,当认定是真品时,更是感叹:涤生啊,你家境清贫,老夫在皇上面前力荐你去四川当主考,就是想让你挣点银子补贴家用,你却花大价钱为老夫买来这一把扇子,这扇子1200两银子也难买到啊。说完就非要给曾国藩500两银子。
曾国藩哪里肯收恩师的银子,百般声明自己的今天都是恩师的提携,自己好不容易混到了今日,手头也稍稍宽裕,寻买恩师喜欢的扇子,本就是表明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怎么能反过来收恩师的银子呢?这一通话说完后,穆彰阿对曾国藩更是青睐有加了,留下曾国藩一起吃晚饭、品“飞龙”。(“飞龙”:一种飞鸟儿,属于皇家贡品,当时一般的汉族官员极少能见到)
曾国藩在买扇、送扇过程中,除了精打细算外,还流露出一种诚心,但这诚心的分寸却又拿捏得恰到好处。
结合日常,如果我们特别想要买一件东西,要么会跟老板死缠烂打,要么自己加大筹码,如果碰巧如曾国藩那样,店老板非要送给自己中意之物,估计会假装推辞一番就笑纳了,很难做到如曾国藩那样坚持给钱。当碰到被人吹捧、又恰巧自己确实有恩于对方时,对方送的礼物一般人都很难拒绝的,说好听点儿是“盛情难却”,其实都是人性使然,谁不爱被高抬、谁不爱白得自己喜欢的物品呢?
穆彰阿心疼曾国藩家境贫寒,不仅要给曾国藩500两银子,还说了一堆特别暖心的话,换作是毫无心机的愣头青,搞不好会因感动老师的体晾而收下银子,也弄不好会一边拒不收穆彰阿的银了,一边却脱口而出那扇子只花了50两银子!很难做到像曾国藩那样,既获得了老师发自内心真正的欣赏和喜爱,又保持了自己的底线。
试想一下:如果曾国藩在恩师一再体贴、一再要求给钱的时候,坦诚相告自己只花了50两银子,穆彰阿会是什么感受?就算他检验出了香妃竹扇是真品,估计内心的喜悦也会减去大半吧!
史书上讲曾国藩读书愚笨,一生尚拙,可在买扇、送扇的事情中,却处处透露着精明和周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