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去上学了,我在咖啡馆看书。
看到书中的某一段,一下勾起我昨晚的记忆。
睡前,布赫和我日常式的聊天后,忽然转过身对我说“妈妈,你害我!”。
嗯?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控诉弄得莫名其妙,边思索我干了什么,边搂向他“嗯?怎么了?我干嘛了?怎么害你啦?”
谁知他笑嘻嘻的也搂住我说“妈妈,你害我,害我这么喜欢你”
哈哈哈哈哈哈……
我一边开心的哈哈大笑,一边紧紧的抱他稀罕他。“哎呀,哎呀,你这个小东西……”
想到这一幕,我不自觉的又笑起来。内心里的一个声音是“有布赫真好”。
布赫8周岁啦,我们有过太多愉快的经历。每每想起我都幸福的不得了!在我的眼里心里,他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儿!
另外,我觉得他好像是天生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哎。
这是我保存的布赫语录
“任何事情发生,一定要找到原因,找到原因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什么是暖男?暖男就是女人身边的守护者!”
“什么是爱?爱是陪伴温暖阳光未来!”
“要知道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妈妈比电视重要!”
“有信念,就会生出骄傲的火焰!”
“光有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用知识呢?”
“毕业是什么意思?”我说毕业就是阶段性的结束,比如幼儿园阶段结束了就是幼儿园毕业了,小学毕业,大学毕业都是一个意思,然后他问我“老年毕业是什么呢?”我故意避而不答,他说,“老年毕业了,一生就结束了”。
…………
我总觉得,最伟大的道理,其实小孩子早就知道了,只是大人忘记了而已。
说布赫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因为我发现他的思想经常和我看的那些心理和教育类书里的思想不谋而合。
那天看到布赫的语文作业,字写的很潦草,我就说“我的天哪,布赫,你的字……”语音语调和表情里传达出的是,“小家伙,你写的字好难看呀!”可布赫却说“妈妈,写字是会改变的,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写着写着就会好起来的。
他的话,让我想起我的小时候。
是啊,我小的时候,写字也被老师说“像是草爬子爬的”,可是现在,我的字已经很漂亮了,还经常被人夸好看!
他说的没有错呀,人事物都是在不断改变的状态中的,有什么证据能说他的字会一直这样呢?为什么要给他贴一个“写字丑”的标签呢?
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就提到了获得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的,斯坦福大学的德韦克教授的“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实验和论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我忽然为布赫有这种思维方式感到骄傲。如果在接收到“你的字好丑”的信息之后,布赫的回应是“哦,没办法,我的字就是好丑”,那可就真麻烦了。
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就是要拥有一个积极的信念吗?
另外,关于布赫写作业的事,我也曾受到过困扰。以前我总是要求他先写作业再干别的,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强调小学时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从没觉得这有什么可质疑的。如果他没做完作业,我就一遍又一遍的催,心里就一直惦记着,不踏实,仿佛自己的作业没完成一样,总有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
后来有几次,在我又催促布赫写作业的过程中,布赫问我,“妈妈,为什么非要先写作业,再做别的事情呀?”
当时我回答“写完作业再做别的,多踏实啊,就不会总惦记写作业的事了呀,也就不焦虑了呀”
布赫说“可是妈妈,我并没有焦虑呀?我知道我可以完成的啊,只是早晚而已嘛”
那一刻,我一下子意识到,我这是“投射”了,这是心理学中最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认为自己有的感受孩子也同样会有!这和“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和“有一种饿是奶奶觉得我饿”是一个道理。
我开始静下来思考自己的这种焦虑。我发现我真正担心的是孩子不能养成一个大众认知中的“好习惯”。
我也想起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提到的习惯养成的观点。
我觉得他说的没错,为什么不可以后写呢?这是多正常的事呀。有谁规定,必须先写完作业就是好习惯,后写就是坏习惯呢?有什么影响呢?从建立习惯的角度看,如果先写完只是在家长的监督和督促下才能完成,那这也仅仅是建立了孩子的外部习惯啊?一旦这种外在的力量消失了,谁能保证孩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呢?那些到了大学就放弃学习,生活也一塌糊涂的孩子比比皆是啊。
很多人都说,小学很重要,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可学习习惯究竟是什么呢?先写完作业就代表建立了好的学习习惯吗?不见得啊!
我认为,学习习惯应该是一个人有主动去探索知识或是完成现阶段任务和目标的能力。
主动去写作业,哪怕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危害会有多大呢?
建立孩子自己的内部习惯才是真正的培养好习惯啊!
还有,我觉得布赫比我,比姥姥姥爷小的时候都要强。他的思想,他的语言,他的表现。可我却经常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多事情都是简单的,就像乘法口诀,成年人觉得简单的不得了,于是奚落孩子背不下来,总是错,可是我们忘了,我们在他那个年龄的时候,我们真的比他强吗?未必啊!别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无论他做成什么样子,他都是最努力的在做!就像算数会错,为什么不允许呢?为什么不允许马虎呢?孩子这个年龄,马虎不是正常的吗?很多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说,为什么别的孩子不这样呢?
这就陷入了比较的陷阱了!
我们真的没办法把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放在一起比较,玉米有玉米的口感和营养,蔬菜有蔬菜的作用和价值,孩子也是一样啊,每个孩子的基因,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互动方式都不一样,为什么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两个孩子的表现呢?
有些孩子就是逻辑能力强,就像布赫,两个骰子,七巧板,还有那次折纸,有太多的表现让我佩服他,我真是自愧不如,这样的话,就算偶尔在算数的准确率上有点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们的孩子必须就是要什么都好的吗?我们需要一个完美的孩子吗?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没要求他什么都好呀?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那些被你接受了的缺点,也许你并不真的认为那是缺点呢?否则为什么同样是缺点,你却有些可以接受,有些不可以接受呢?又或者,会不会,那些你接受不了的孩子的缺点,完全只是因为你不接受,才变成了缺点呢?因为有些父母并不觉得孩子爱动是缺点,或者,有些父母并不觉得孩子沉默是缺点呢?
缺点,真的是相对的!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我们哪能什么事情都做好呀?苛责自己,追求完美的自己,是不是太傻了?
我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就像我,我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不好就会很挫败,很自卑,我总要求自己什么都做好,可是,我也会多出很多焦虑。大部分的时候这种焦虑就像一个背景的噪音,觉察不出,却时刻干扰着自己的情绪。而布赫经常会提醒到我,让我想起向内观望自己。
写到这里,我好像成了布赫的“诡辩”战友,但我相信,好的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养育关系,给孩子“爱与自由”这胜过了一切知识的灌输以及强迫性的指令。
我也相信,一个在妈妈眼中什么都好的儿子,和一个在妈妈眼中什么都不行的儿子,接收到的心理暗示是完全不一样的。罗森塔尔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权威期待的力量,会形成孩子不同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也会形成孩子的自我命运。
我是自己,也是妈妈,我得持续学习,持续成长,自勉,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