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少年瞿秋白尽管家庭经济困难,其读书生活却是十分愉快的,他常以清山秀水为友,与诗文书画相伴,以“性灵”相尚,陶乐其中,乐而忘返……他学习非常勤奋而刻苦,从诗古文词、金石书画、音律戏曲等各个方面吸取知识养份并作多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了他的多才多艺和浓厚的诗人气质,打下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基础,也为他日后成为理论家、宣传家准备了优越的条件。
瞿秋白: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2)第二阶段:瞿秋白在家庭发生变故之后,跳出去社会里营生,更发现了无数的“?”,到了北京之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渐渐地,他将自己“做一世文化人”的人生理想修正为“以文化救中国”。
1915年夏,瞿秋白在江苏省立第五中学(常州府中学堂)读完四年级上学期后,为家庭贫困所迫而辍学,这对于求知若渴的瞿秋白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然而,对于把振兴瞿家的希望寄予他身上的母亲来说,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母亲深感前途渺茫,回天人,为了求得子女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她饮鸠自尽,以她那中年健壮之躯殉了她那颗慈母之爱心。在家庭遭此重大变故之后,瞿秋白根据母亲生前的安排到无锡南门外江溪桥杨氏小学任教,这也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也多少符合他从事教育、当一个文化人的人生理想。后为恶化的社会生活所影响,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所驱使,他决然告别了生养自己自己的故乡和温情脉脉的亲情溯扬子而西,由吴而楚,乃是为求学而走;再后由楚而燕,更是因为堂兄瞿纯白赴京就职,而为获得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机会,到北京,他本想“考入北京大学,研究中国文学,将来做个教员度过这一世,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志都是没有的。”不想堂兄却不能帮助他解决北京大学昂贵的学膳费,就鼓励他去参加文官考试,结果却又没有考取,最后就选择了既不收学费又有出身的外交部立俄文专修馆去上,他当时也并不知道俄国已经革命,也还不了解俄国文学伟大意义,他只是把学习俄文作为今后谋一碗饭吃的本事而已。(瞿秋白:《多余的话》)面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他虽有过苦闷与彷徨,亦还写下了“雪意凄其心惘然,江南旧梦已如烟,天寒沽酒长安市,犹折梅花伴醉眠。”这样含有“颓唐气息”的诗句,但更多的是思考与求索。待到“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他“就当了俄文专修馆的总代表”,由于“当时的一些同学里,谁也不愿意干”,结果怀着满腔热情的青年瞿秋白成了这一运动的的领导者之一,这是他一生中革命实践的发端。不久,李大钊、张崧年等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瞿秋白“因为读了俄文的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的某几段,对于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发生了好奇心和研究的兴趣,所以也加入了。”继而赴苏俄采访、考察,也还是为了研究新兴的社会学说和俄国文学,他“请了私人教授,研究俄文、俄国史、俄国文学史。”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政治动物”,(瞿秋白:《多余的话》)而具有的是多愁善感的悲怀诗思和深沉浓郁的诗人气质。这一时期,他十分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亦开始创办刊物,宣传新思想,鼓吹社会改革,他把自己“做一世文化人”的人生理想发展为“以文化救中国”。“一部分的生活经营‘我世间’的责任,为自立生计的预备;一部分的生活努力于“出世间’的功德,做以文化救中国的功夫。”(瞿秋白:《饿乡纪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