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00825/b02cf756ac09effd.jpg)
古人信鬼神的占大多数,比如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
也有不信鬼神的,比如韩愈(《谏迎佛骨表》)。
苏轼属于哪一类呢?他既信鬼神,又不怕鬼神!这话儿怎么说?
苏轼爱和鬼神讲道理,面对苏轼,鬼神都愁的慌。
1和龙王论理
话说苏轼26岁时初入仕途,到陕西凤翔作通判断(也许相当于纪委书记吧)。
他到时正赶上当地大旱。面对此情,古道热肠的苏轼绝对要有所作为。
于是,他写了一篇求雨的作文——《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他要和雨神龙王讲讲道理,让他明白,天旱对龙王也没有好处。
他在文中和龙王说:“去冬至春都没有雨雪,庄稼不长,民不聊生,盗贼蜂起。父母官当然会为此忧虑,那么你作为当地的雨神,难道就可以象没事人儿一样熟视无睹吗?你应该在其位谋其政,上不负天子之意,下不负小民之望。”
这口气,怎么听都不像是在“求”雨。
还别说,几天后,还真是象征性的下了点雨,苏轼当然不满意。
后来苏轼他又去求山神。而且他打听到,这个山神本来的职务是“公爵”,后来宋朝的哪个糊涂皇帝给人家“封”了个“侯爵”,反倒降了一级,这就让神仙很不爽。所以,本来很灵验的神仙后来也就不灵了(没积极性了呗)。
得知此事的苏轼赶忙给宋仁宗上表,恢复了山神的爵位。
几天后,果然大雨倾盆,旱情得以解决。
欢天喜地的苏轼还专门为此,把自己院里的一座亭子改名为喜雨亭,随后又有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
苏轼好玩不?
问题是,神仙真有这么灵吗?
第二年,凤翔又是大旱,苏轼继续求雨。这次雨一直没下……
求雨的事,苏轼一生可没少干,像在吴山、杭州、密州等等。当然,“求”的口气基本都是苏轼风格的“讲道理”。
比如他后来的《祈雨龙祠祝文(杭州)》:“神食于民,吏食于君。各思乃事,食则无愧。吏事农桑,神事雨。”意思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这神仙干的就是下雨的事,吃着农民的供奉,不下雨,你好意思吗?
苏轼认为,明理是人性的最高本性,作为神,当然更是明理的,所以神也会听从劝告。
这逻辑,没毛病!
2和山神论理
一次他从凤翔回京,正走在山路上,忽然一个随从中了邪,自个儿脱了个精光。强行给他穿上衣服后,他又脱了。
这时大家都说:领导,他这不是行为艺术,是触怒山神了。
苏轼认为,鬼神也会有昏了头、辨不清对错的情况,自己有必要和他念叨念叨。
苏轼说:他就是一个蚁虱般的小人物,值得烦劳你这么大发神威吗?那些手握重权或是家财万贯却假公济私、作奸犯科的人你不敢管,却来对付他,你臊得慌吗?我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给我弄病一个人,那活儿谁来干啊?
苏轼说完,只见飞沙走石,几乎无法行走。
随从劝他说,您老再回庙里接着求求他吧。
苏轼说:“看来山神余怒未息啊,我不怕他。我命在天,他不高兴,随他去吧。”
后来呢?后来风停了。
哈哈哈哈。苏轼厉害不?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呢。
3和鬼理论
对鬼,苏轼也毫无惧色。他认为:鬼也应该讲道理!
多年以后,苏轼已经身居高位。一天晚上,他二儿媳妇(欧阳修的女儿)突然被鬼附体。
年轻的儿媳妇以一个老太婆的口气说:“我姓王名清,因为阴魂不散,在这一带做鬼多年。”
苏轼说:“我不怕鬼。再说,京城有很多驱鬼的道士,你赶紧识相点。你就是因为糊涂愚蠢才送的命,现在已经死了,还想闹事儿?”
然后他又向鬼讲了些佛教对阴魂的道理。
最后,女鬼双手合十道:“多谢大人。”走了。
4让鬼认怂
没过多久,苏轼的小孙子说看见一个穿着黑衣服、又黑又瘦的贼在屋子里跑。仆人们一顿忙活,却没找到。
后来,奶妈忽然倒在地上,尖声喊叫:“我就是那个穿黑衣服的,我不是贼,我是这家的鬼。让我离开也可以,必须给我请个仙婆来。”
苏轼说:“不请!”
鬼说:“不请也行,你得给我写篇文章,为我祈祷。”
苏轼说:“不写!”
鬼说:“那你让我吃点肉、喝点酒吧。”
苏轼说:“不行!”
鬼又说:“那你给我烧点纸钱吧。”
苏轼说:“不给。”
最后,鬼无可奈何的说:“给我喝碗水总可以吧。”
这次不错,苏轼同意了。
喝完水后,奶妈跌倒在地上,不久恢复了知觉。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鬼怕恶人?
我看更主要的是:胸有正气,百毒不侵!
让神鬼皆愁的苏轼,好玩儿。
(林语堂《苏东坡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