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爸,国庆节就要到了,我放假几天,你有时间来北京吗?”听筒里传来孩子熟悉的声音。
“我刚从太原参加‘省气象部门新闻写作与摄影培训班’回来,单位上有很多气象服务材料要写,恐怕没时间。”我微笑着回答。
“爸,你总是没时间,我和哥考上大学报到时,你要到太原参加防雷技术培训,没时间送我们,那确实是事情遇到了一块,我们不怪你。可你说过等我们快毕业时来学校看看,你还是没来。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呀?”
“以后再说吧!你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我搪塞着孩子的嗔怪。
“那好吧,以后再说。”孩子显得有点无奈。
我确实不知说了多少次“以后再说”,也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我慢慢挂了手机,此时此刻,孩子们上大学离家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2005年高考之后,我的两个孩子经过努力学习,双双榜上有名,老大考上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小的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家都处在极度欢乐中。快开学了,我承诺一定要去送孩子。就在我准备好送孩子的前一天,我局接到通知,要求派一名有防雷工作经验,且技术职称是工程师以上的人员参加“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培训班”。局上再三考虑,计划派我去参加。因为我多年搞防雷检测,业务比较熟练,且当时是我局唯一气象工程师,符合参加条件。
“老高,我反复考虑,还是你去最合适。但你的两个孩子要上学,这确实也是件大事,你看能克服困难吗?”李局长有点左右为难。
我当时确实有点犹豫,平心而论,孩子们年纪小又都没出过远门,妻子有关节炎走路都困难,脚上还有骨刺连硬跟鞋都不能穿,况且她也没到过大城市,要是让他们带着大包小包去,人生地不熟,我实在不放心。但参加省局防雷技术培训也是件大事,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如果取不到资质,以后局上的防雷工程将无法开展,那损失也是够大的。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同志,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只有舍弃其一。于是我打定了主意:舍小家为大家。
“好吧,我去。”我给了李局长一个明确的答复。
“关键的时候,还是咱气象老兵!”李局长话语中有点感动。
第二天,李局长亲自开车,把我们全家送到了车站,看着妻子和孩子们乘坐的列车渐渐远去,我的心在流泪:对不起,我的妻子,我的孩子。
随后,我坐上大巴匆匆向太原驶去,一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刚才妻子上车前穿着拖鞋、提着小凳、走路一跛一踮的样子,孩子们提着大箱、背着小包拥挤上车的情景,总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那么长的路程,不知能不能找到座位?那么大的城市,不知能不能找到学校?……
多年前虽然我在太原读过书,但下了车,一看变化真是太大了,过去的记忆与眼前的一切都对不上号,感到一片陌生,无奈只好“打的”前往。培训班里,我认真听讲,刻苦学习,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最后经过考试,我拿到了鲜红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合格证书。
在年终评选先进工作者时,李局长深情地说:“我提议,今年的先进工作者应是老高莫属,平常的工作做得不错,大家有目共睹,最令人感动的是今年参加省局防雷技术培训这件事。大家有没有意见?”全局人员无不赞成。那年我得到了市气象部门先进工作者红皮证书。
第二年,由于我局有了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质,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煤矿、危险化工企业的防雷工程在我设计参与下,一个个圆满完成。望着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的避雷针,我心里那份乐呀简直用语言无法表达!
日月如梭,一晃多年过去了,孩子们已大学毕业好多了,且都留在大城市工作。现在我每每想起没有送孩子们上学这件事,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难免总有那么一点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