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同学群里得知,同学辉去世了,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辉于上月六日突然患病,在省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虽然家人多方筹措医药费,同学们也热心相助,然而才不过四十天,她就去了。
前不久她还好好的,在群里和大家聊天,声音依然温暖熟悉,一如学生时代。谁也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次听到她的声音。
同学们都在群里唏嘘不已,而我,因为不知说什么好,一直沉默着。
这已经是第二个与我们告别的同学,七零后的我们,真的要开始面对生死了。
第一个去世的是我的闺蜜。大约在五六年前,闺蜜因为感冒,去一家小诊所输液。由于对青霉素过敏,被庸医耽误,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她成了植物人。
那么精致那么爱美的女子,就那样日日躺在床上,面无表情,手脚蜷曲,任由旁人把她的身体搬来翻去。
彼时她的女儿才十八岁,刚上大学。一直以来她都是闺蜜的娇娇女,从未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突然面对谁都不认识的闺蜜,不知尚还稚嫩的她,是如何捱过那段痛苦的时光。
后来,闺蜜去世了,再后来,她的丈夫也重组了家庭。每次看到闺蜜的女儿,我都觉得莫名的心酸。
这一生,她都将不会再有妈妈把她捧在手心,嘘寒问暖;
这一生,她都将不会再有妈妈看着她恋爱,再把她送入婚姻的殿堂;
这一生,她都将不会再有妈妈陪伴她怀孕做妈妈,精心照顾她,守在产房外为她担惊受怕;
这一生,她的生儿育女,都将不再有妈妈慈爱忙碌的身影出现;
这一生,她都将要独自面对,未来人生的风风雨雨,身后从此再无母亲温暖的怀抱。
我不知道现在的她身居何处,是否觅得如意郎君,是否生活幸福,可我知道,闺蜜的离去,是她心里永远不可触及的痛。
相对于从来没有拥有过,拥有后又突然失去更让人痛彻心扉。

而人生中这种猝不及防的告别,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
朋友的哥哥只比我长两岁,头一天晚上,我还遇见他们两口子在散步。嫂子手里提着一袋橘子,热心地请我吃橘子。我怕酸,笑着拒绝了。怎知第二天上午,朋友的哥哥就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把我惊得一愣一愣的,半天都不敢相信。一个活生生的大男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和女儿说起这事,她突然变得很紧张,反复询问我和她爸身体有没有哪儿不舒服,一再叮咛我们要多注意锻炼。
我懂她的害怕和不安。她虽已成年,但还没有强大到,敢于直面生离死别。在情感上,她依然十分依恋我们。
而七零后的我们,已经站在人生的临界点上,必须学着面对生死了。
上有白发父母,下有尚未独立的儿女,对于死亡,我们是担心多于惧怕。
不能倒,不敢倒,一旦倒下家就垮了;不放心,不甘心,实在还有太多未尽之事。
肩上的胆子尚重,心中的遗憾犹在,我们是风中大树,尚需为家人遮风避雨。
虽然谈不上壮志未酬,但至少希望能完成属于自己的的责任和义务,不愿让自己的生死成为家人的伤痛和拖累。
年轻时那些不切实际的浮华梦想,早已成过眼烟云。如今的我们,人生大体已成定局,不求大富,亦不指望大贵。衣不求华美,只求舒适;食不求精细,只求健康;住不求琼楼,只要能够容身。唯一的奢求,就是能尽一己之力,陪父母到老,伴儿女成人。

古人云,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夫(妻),老年丧子(女)。每一个中年人的离世,都意味着三代人的悲剧。所以,人到中年,健康地活着,就是尽孝尽责尽义尽情,就意味着给家人幸福。
但是,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生命的尽头会在何处。我们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一面呵护健康,珍爱生命,一面努力,奔跑向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追求一种比较圆满的人生,多播种幸福,少留遗憾。
祈祷这世间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远离疾病与意外;
祈祷我们都能为白发父母养老送终;
祈祷我们能陪伴孩子走得远一点,更远一点,能推一把是一把,能帮一把是一把,为他们的幸福略尽绵薄之力。
愿所有人都能拥有圆满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