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工作闲了下来,不再如刚入职时那样忙乱。偶然之间,得益于一场文学授讲会,让我重新拾回了往日沉寂与身体中对诗歌的热爱,也恰逢此时,我遇到了这本收录着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给一位青年诗人十封信的书——《给青年诗人的信》。信中里尔克对青年诗人的惶惑与不安,用诗歌般温柔的语言引导其自己去发现答案,就像是一位师长的耳提面授,如春风般和煦。虽不知那位曾经的青年是否还在坚持,是否实现了青年诗人最终的梦想,但这十封信,一定让他的生命因此有些不同。
阅读一本好书之前,读读书评一直是我的习惯,这可以帮你更好地去期待作品。而《给青年诗人的信》的书评,大大震撼到了我。
一篇以回信方式写给里尔克先生的信件,充斥着爱慕之意。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封信寄不出去,却也不会妨碍它穿越灵魂,到达天堂。感谢文字给予我们的馈赠,让茫茫人海中无数的陌生人相遇。灵活的笔触,写出了作者对疏于研读此书的懊恼,优雅的声音,诉说着字里行间的仰慕。语言先如潺潺溪涧的流水流过夏天的脚底,后又如火山般爆发出蓬勃的爱意,虽然我不能去理解这如星辰般璀璨持久的仰慕之意,但我能有一些共通,也许因为我们都不曾是诗人,却想写下诗意的生活。
还有一篇可以被称为里尔克先生回忆录的书评,字里行间,我看出了对里尔克先生极高的推崇。“100年前欧洲青年承担的困惑与如今的中国青年并无不同,幸运的是,他们有里尔克”。于人类存在的本质而言,青年诗人对于此等困惑,里尔克先生的建议大概是通用的。作者举了很多例子,学识甚是渊博,即便如此,很多观点也是不能苟同。因为作者在此似乎是个年轻人,对于撩妹事业大为感兴趣。这有些搞笑,引经论点,总结出一句女性懂得玫瑰的深情,却不懂得莎士比亚的浪漫之事确实可笑。里尔克先生所说的“忍耐”二字,似乎也被用在两性之间来了。我承认这种理解不算错,这反而是读者的常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青年诗人的感悟。
里尔克先生告诫着青年,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去挤他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于春日的暴风雨中,不用担心后面没有夏天到来,因为夏天总会来的,它只向着忍耐后的人们走来。
书这种东西,一旦发现宝藏,我便想着与世界分享,我们不应该让人类的知识的光辉被埋没,中国青年,需要一些青年诗人,来传颂可歌可泣之物,这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大众精神层次的提升靠的就是文字的熏陶,而现代诗歌的文字尤其唯美,所以青年诗人应该被推崇,特再次推荐《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