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感光阴似水流,
今已正月二十六。
本人未想倚马待,
只叹时间溜得快。
初一起到十五落,
仅冒赶时打飞脚。
十六廿六心未变,
习惯睡觉作贡献。
也没觉得自己懒,
只是不想写悲惨。
雨水节期怕雨淋,
因此躲好等天晴。
惊蛰雷鸣虽惊蛰,
人不亏心惊不着。
昨天简写一个好,
简友已经有看到。
留言好久已不见,
实在在此先道歉。
不该不该真不该,
既然本人未离开。
就有必要多冒泡,
生活至少有报告。
让友互见还活着,
应算有幸都快乐。
其实文章并无颈,
只是需要人提醒。
因此本又手当笔,
拿起手机写初一。
由于母亲在我这,
当天哪里都没Ke(方言:“去")。
初二又未把年拜,
因岳父母已不在。
加因我女已找好,
所以我也算岳老(方言:岳父)。
初三我俩无干妈,
因此带了女和郎。
到了她姨和舅家,
张开嘴巴忙说呷。
初四女随男友走,
我俩也忙拜亲友。
初五爱人上了班,
从此一日每三餐。
本人亲自下厨房,
好好伺奉老母娘。
初六初七一样过,
初八初九差不多。
初十过是元宵节,
要说今年较特别。
等到十五妻休假,
商量赶紧拜年吧(当天初五之内未走的三妻姐,岳叔,五个舅,四姐家都走到)
除了去年都不走
往年这迟真没有
总是相约大队伍
互相登门和拜户
最迟是在初十前
主要至亲拜完年
可因新冠未完消
大集大会已减少
最是本家妻老大(大姐,妻有7姊妹)
年前说了一句话
从此以后脚步亲
互相不再送礼金
事实规是由人定
如此省心都答应
已所不欲不施人
各安本分最显仁
从此本家不怕年
不管有钱或无钱
愿君也从己做起
不损人己合道义
国人礼尚是往来
其实多数不想得
如此你来和我往
不断增加金额涨
已有大人怕过年
都因礼物破费钱
其实只要这么想
不占便宜是修养
不追潮流赶时兴
哪有必须和额定
若是真亲说得清
不分厚薄是好亲
附注:本地拜年先后次序积古原来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干娘,“拜年过了初七八,打翻坛子倒了塔"。
即各家各户,大年初一吃过早餐除年迈行动困难的老人,家长率众晚便忙着拜祖坟,忙完有老父母在的儿媳,上午多在父母家一心一意陪着父母吃了午饭后,下午青年儿媳就开始忙着互到左邻右邻,及本组周围附近有父辈老人登门拜户。
初二就无论远近都是郎女想方设法赶到各自岳家给岳父母拜年。
初三初四原有父母多是因儿女出生时身体虚弱,或是听信算命先生,总是怕自己夭折,多拜有干妈。不一定是人,如m伟人父母其时让他拜石头干妈。
同这天也赶着给父母辈,如叔,姑,舅,姨拜年。
初五初六就都忙着走亲访友,现代单位早要求上班的初五就开始了,初六七普遍上班。
而因过年多一样,本是有俗话:xx人过年,赶上齐头帮",就是但凡有父母有结婚,过年走亲访友都是按这拜年次序习惯来。
而特是以前多数家庭经济物质不富裕充足,零食糖果等买的少,因原“糖粒子"纸包糖易溶化,饼干类易吸潮,因此家家备有食物坛即瓦坛,塔即用水密封的器皿。坛底放几块生石灰作干燥保鲜剂,把年前估量自家人客买回糖果饼干放进坛塔,初七初八日食物少有剩余。
因此为免亲友为难,就最多到这两天拜毕,再拜就是:有礼不在迟,六月都是拜年时,因此本人就没写初六至十五给亲友拜年。
而元宵节,一般不用问,知凡是不用上班特是老人这天都在家,去了有人,就餐不必麻烦人家特意准备。
真实原因:本人少写是眼晴严重不适电子手机屏,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