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精选录散文随笔散文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西山打柴记(1)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西山打柴记(1)

作者: 我是我_1442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1:44 被阅读24次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还是大集体。那时候,粮食产量低,人们吃不饱饭,就连烧火做饭的柴禾也短缺,每到农闲时节,我就和同村人一起去西山打柴.。

霜降前后,种完小麦,生产队里就组织青壮年男劳力成立一支打柴小分队,少的五六人,多的十六七个。打柴自然辛苦,但因有饭吃,每天还能挣12个工分,大伙儿都愿意去。我们的伙食其实只有面粉、红薯、青菜,都是村里生产的,也不多,根本吃不饱。那时候,每一个生产队,都是人人吃不饱饭。

选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凌晨三、四点就起身,赶着生产队的牛车,或者是拉着架子车,带着镰刀、扁担、被褥,我们的队长带上伙食,领着大伙儿向30里外的西山出发。

只因为打柴的地点在县城西边的山区。 我们就称为西山。并不是山的名字。那里有个叫”独立石”的自然村, 是我们的落脚点。村里有几十户人家,有潘、刘两大姓氏。早些年,刘贵任生产队的队长,我们最先和他打交道,他为人忠厚,真心帮助我们。虽然他后来不再当队长了,我们每次来,还是找他帮忙。

我们到”独立石”村里后,队长和刘贵接个头,刘贵就热心地帮我们安排吃和住的地方。我们住过人家的空院子,住过村头的庙里,住过烈属白大爷家里。

白大爷的大儿子是烈士,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同一个院子,但不在一个锅里吃饭。白大爷60多岁,殁了老伴儿,准备再娶,他一个人住着三间大堂屋,门前有三步台阶,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山山岭岭都属于生产队所有。我们平原地区的人家来到山里,割些野草荆棘,拾些枯树枝,也不算个啥事儿。我们割的多是山麻秆,有时候也砍点橡树枝、山里红枝等。

我们跟”独立石”村无亲无故,但山里人淳朴实在,对我们很友善。我们在这里住上七八天,回去的时候,把打好的柴禾给他们留下一些,算是谢意。这样来往多年,我们和”独立石”的人家结下了深厚情谊,将近50年了,在那里经历的许多事情我依然记得。

有一次,刘贵夫妻一大早起来做早饭,发现一向好用的地锅火道闷得很,刘贵就去掏烟囱,结果掏出来一个完好的炮弹!

我们都很纳闷:哪里来的炮弹?它怎么会进入烟囱里?

相关文章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西山打柴记(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还是大集体。那时候,粮食产量低,人们吃不饱饭,就连烧火做饭的柴禾也短缺,每到农闲时节,我就...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西山打柴记(2)

    那一天,是我们到”独立石”打柴的第三天。 刘贵夫妻俩一大早起来做饭,妻子玉莲在灶上忙乎,刘贵烧火,锅底下的柴禾怎么...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卖牛记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后, 不仅“分田到户”...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1937年农历11月20日出生在豫南农村的一户普通人家,和他的父辈祖辈一样都是庄稼人,爷爷没有进过学堂,只...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

    爷爷出生在民国12年,西元1923年,这一年,孙中山主政,中华民国宪法颁布,鲁迅《呐喊》出版,高尔基《我的大学》问...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卖骡子

    大集体时期,农业机械不多,种地都是依靠人力和畜力,生产队有专门的饲养员,喂养牛、马、驴、骡子,这些大牲畜可以拉车、...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割淮草

    我经历了农村住房的三次大变化,土坯房-----砖瓦房-----楼房(平房)。咱们这里建土坯房,都用淮草缮顶,因为淮...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童年真好》

    童心犹可追,童年不常有。纯正的童心,只在真正的童年。 ——《童年真好》 人们总在抱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埋头...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

    爷爷八十岁了,今天晚饭过后,铿锵有力地给我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讲蒋介石,讲长征,讲日本鬼子进村,讲南京大屠杀,讲国...

  •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余少时家贫,居于乡村。祖父辛勤劳作,尚能解决温饱,幸父母开明,节衣缩食,供余读书,每日下学写完作业,余暇之时,最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丨西山打柴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n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