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这一届我带的是两个文科班,一个实验班一个普通班。这是我任教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教文科班,我原以为文科班的学生会很活跃很好沟通,教文科班的语文会很轻松,可是事实却不是我想的那样。
课堂上,两个班学生的听课状态非常不好,问问题时,没有人积极发言,提问时相当一些学生小声含糊地回答。而一次交作业,一个班56个人,16个同学没交,其中9名男同学而班里一共有13名男生。这些孩子太过于随性了。这些孩子的行为让我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今天,我没控制住情绪,发火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提问时,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说了很多次的,尽管我一再提示,可那个学生就是回答不上来,问全体学生,却没有一个吭声,不知道是没记住还是真的不会。我生气的不是他们不会这个问题,而是他们那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火一下就上来了。
一直以来,我给学生的印象都是平和的。除了当班主任时曾凶过学生,其他时候还真没发过火。我觉得学生们毕竟还是孩子,孩子总有淘气的时候,犯点小错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我也是有原则的。
我心里着急呀,孩子们明年就高考了,可是现在的学习态度依旧懒懒散散,如果踏实学了,没学会则另当别论,关键是他们就没有认真去学。作业不能按时做,一个刚讲过的问题连续6个同学回答不上来……
想想,我生的真是“闲”气。学生考学走了,很少会想起我;明年的高考奖金是班主任的也没有我的份。可是我真得不愿让孩子们因为自己的懒散而影响学习。高一刚分班时,年级前50,这个班有26人,可是高二升高三的期末考前50,这个班竟只有15人,也就是说有十几个同学成绩下滑,甚至原来年级前十的同学竟到了年级一百名以后了。
高考是用分数说话的,这样的分数 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别说985、211,就连普通的大学门也是难以迈进的。我真不愿让苦读了十几年的孩子因为不刻苦与大学失之交臂。
今年我们学校理科的最高分只有617分,而这个同学一直在年级五十名左右,最好名次是年级三十多。这就是说,本该有40多名同学考出比617更高的分数,可是没有。原因应该跟孩子后期学习不紧张有很大关系。没有时间的保障,没有精力的投入,好成绩哪里来?我真得希望孩子们努力些再努力些刻苦些再刻苦些,我不想让他们留下太多的遗憾,即使明年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而选择复读的话,分数高低直接决定着费用的多少,有的分数甚至是一些学校拒收的。
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是一条捷径。没有强大的家庭经济的背景,没有上大学的知识背景,要想改变自己生活际遇所作的努力,所付出的努力要远远大于上学时所付的努力,如果把那时的努力吃苦放到现在,不是更好吧?
可惜孩子们不知道,而我知道了,可依然要感慨知道的太晚了。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只有全心投入才会有一个好点的成绩,如果天资没有优势,则需要付出更多,而现在的毕业后,好多单位都看初始学历。一个四线小城学校的招聘简章要求就一、985、211学校毕业,专业一致;二、普通学校毕业须研究生学历,本科本一,且研究生所读专业与本科专业一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校,又怎么有话语权呀?
据说衡水牛校课间是不允许学生说话的,说话就是违纪,三次回家就反省。课桌间只有书本宽的距离,仅能容身,稍胖点的都被老师安排到了最后一排。朋友孩子说,高中三年,没有回过头,没说过话,不知道后桌是谁。这个孩子今年高考692分。
尽管努力和付出有时是有出入的,可是如果不真正付出,又怎会有好的结果呢?
我的那些孩子们呀,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踏实地学习呀?
时光不等人呀,转眼又是一年秋天。
感到丝丝倦怠,铺天盖地地不肯离开。特别想以一种虚无缥缈的方式存活于世,不惊不扰,不媚不俗。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一段都是一堂必修课。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有跨不过去的心情。
学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所有,做一个安然而快乐的人,带着欢喜去工作,带着美好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