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11:17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

②楚国: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古楚国之地。

③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④江:长江。

⑤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⑥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⑦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⑧仍:依然。

⑨怜:爱。一本作“连”。

⑩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⑪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译文:

乘船沿江东下,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待到达地点,为下文写思乡之情作铺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山峦从作者的眼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中。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

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地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相关文章

  • 晨间日记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描红】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过故人庄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 2017-10-17

    梦回唐朝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 去苏州经黄河大桥

    天水滚滚来, 齐鲁情悠悠。 山随平野尽, 河入大荒流...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壮丽、瑰美,讲的是人间的山河。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大气磅礴,大开大...

  •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此典句出自[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此典句出自[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绿竹入幽径...

  • 每日一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

  • 故乡水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行书 渡荆门送别 [ 唐 ]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gh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