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蹭个热点,周末看了几集《人民的名义》,出现了一个让人不省心的熊孩子,小皮球。小皮球在学校天天犯事,弄得鸡飞狗跳,对大人说话也相当不客气,奶奶当年捐金条给革命的事被他说成脑残,总之就是一个不好管的熊孩子。
小皮球在学校调皮,打碎了教室的玻璃,作为代理家长,陆毅被请到了学校处理小皮球闯的祸。紧跟着他俩又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侯亮平:为什么不去球场踢球啊?
小皮球:队长不让我们上,花了15块钱买了个替补队员,也没替补上。
侯亮平:上场踢球还花钱?你们老师知道么?
小皮球:是队长和副队长问我们要的,队长收10块,副队长收5块……我们六个替补都交了钱,其实也是白交,都没有上。
侯亮平:你们这是行贿受贿,这是犯法的啊?
小皮球:犯啥法?不花钱办不成事,现在都这样……
行贿受贿之风都吹到了教室里,陆毅演的代理反贪局局长听了,自然十分生气。陆毅教育小皮球时说:你打碎了学校的玻璃这事可以原谅,但是你行贿送钱的行为是不能原谅的。小孩不服气呀,还说又不是他一个人这样做了。最后,陆毅摸清底细,发现小皮球的零花钱已经严重超支了,就使出了杀手锏,想保留那点零花钱吗?那就罚做100个俯卧撑加操场跑步十圈,还得拿着铁棍。陆毅先是陪着小皮球跑的,小皮球问,猴子叔叔,为什么我扛铁棍你不扛? 陆毅冷冰冰的说,是你犯错误,我又没犯错误。 ……跟着就是一个小胖子在操场举着铁棍跌跌撞撞跑步的身影。熊孩子小皮球被治得服服帖帖,看起来真过瘾。
身为一名熊孩子的妈妈,看了这个细节后,我就陷入了深思,陆毅怎么就能让小皮球这么听他的话呢?要是换成陆亦可,或者爷爷奶奶能有这个效果吗? 要我说呢,陆毅这一场戏,简直就是正面管教的代言人,他成功的使用了正面管教的理论,让孩子承担了犯错误的逻辑后果。他究竟用了哪几大招术呢,小明现学现卖,翻出正面管教的课本,尝试总结一下,如果您身边也有像小皮球这样的熊孩子,不防试试这几大绝招。
一、 温柔而坚定的态度
陆毅去见校长,把小皮球从校长室给捞了出来。从头到尾,陆毅没有一句对孩子的指责,而是陪他一起承担后果,在刷墙聊天的过程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现了新的问题。观察陆毅和孩子聊天的过程,口气一直是温和的,没有像很多妈妈那样唠叨,更没有暴脾气爸爸的呵斥,他和善的态度,反而让孩子说了更多的话,这才暴露了其他的问题。
二、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陆毅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很明确的,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表面是孩子闯祸了,而且是打碎了好几回学校的玻璃,但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孩子爱踢球呀,沿着这个思路一聊天,果然,孩子就说实话了,原来是没有机会上场踢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打碎玻璃可能有潜意识里的故意为之,这个时候,家长第一时间要问自己,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就算孩子潜意识里有主观故意的成分,家长也应该弄清缘由,而不应该粗暴对待。
三、 承担 逻辑后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你是反贪局的孩子,别人这样,你不能这样。”电视剧里陆毅饰演的形象不仅要调查那些官员的行贿受贿,对于孩子间的这种不正之风,当然也要立即纠正。这个时候,关于是与非,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观点。陆毅提出惩罚,并且有他自己的规矩。这里有个前提,小皮球当月的零花钱已经被他行贿用去了大半,如果这个时候按爷爷的规矩罚钱,小皮球就要承担无钱可花的后果。孩子无论如何不肯接受罚钱这件事,那自然就同意了猴子叔叔说的惩罚,同意了做俯卧撑和跑步,这件事名义上是惩罚,其实并不是,因为陆毅已经善意的避开了小皮球最不想要的惩罚方式,那么运动一下,对小皮球来说,已经是意想不到的最好结果了。
相信小皮球内心是感激叔叔的。
后来剧情又出现了陆亦可,让正在做饭的小皮球停了下来。这让我想到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意见不一致,或者父母和爷爷奶奶不统一,最后就成了温柔而不坚定,失去原则性,小一点孩子会无所适从,大一点的孩子则会把握家长的脾气,懂得欺软怕硬或者见风使舵。
既有规矩也有自由,给孩子有限制的选择,做一个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家长,还真得学学陆毅的这几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