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读书
私人完美与公共正义

私人完美与公共正义

作者: 廿一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21:44 被阅读472次

语言和信念之外,真相并不存在。人类应当关注日常生活,而不是通过理论发现什么。

                                ——理查德•罗蒂

1

我们不妨用以下八句话概括美国学者理查德•罗蒂的基本思想:一切皆是偶然,并无永恒真理。任何理论阐释,无非语言游戏。思想如同神话,政治才是现实。反抗绝对权威,追求对话协商。私人允许信仰,社会避免教条。希望优于知识,民主先于哲学。没有道德本性,只有情感培育。自由拒绝残忍,正义意味团结。

第一,宗教和形而上学关心终极存在和绝对真理。尼采却宣布“上帝已死”,形而上学形同虚幻。罗蒂赞赏尼采,认为宗教化和形而上学化的哲学应该终结,从而开启另一种放弃了永恒真理的后哲学文化。

第二,假如没有永恒真理,人类的任何理论便都不过是一套解释世界的方法,不过是历史环境中的偶然产物,不过是表达了某种声音和信念。哲学于是被消解成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某种规则下的“语言游戏”。罗蒂支持这种在学术上将哲学纳入语言分析框架的语言学转向。

第三,没有超越历史时空的绝对真理,只有某时某地有用的相对真理。探寻永恒的哲学思想只能是一种诗性神话,社会政治领域才是对我们现实有用的。这便是罗蒂对杜威实用主义的继承。

第四,反对诸如上帝意志、不朽人性、人类历史法则之类的终极词汇所代表的绝对权威,而维护民主自由处境下公民通过对话协商所达成的共识。如此,罗蒂便把后现代反话语霸权的叛逆精神和实用主义的多赢原则结合到了一起。

第五,私人可以将某种宗教、道德和哲学当成个人化的信念,以便追求诗化的完美。但社会应当拒绝任何学说成为完美标准,公共领域只遵守对话协同的原则。这就是罗蒂强调的私人和公共领域的分割。

第六,应该追求使人类生活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希望,而不是最终正确和权威的知识。应该保护能促进自由和丰富的民主,而不是建立正确权威的统一理论。罗蒂的这种“希望政治学”既剥夺了宗教、政治、科学等各类形式之文化理想及预言的现实权威,又将它们实用化为或许有益的希望。

第七,没有神圣的天定道德,没有超验的自我本性。所谓道德和性格,完全来自后天的情感培育。如此一来,融入社会便成为训练性格的首要目标,而道德不过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在理想的交往状态下形成的共识。

第八,自由就是更少虐待,正义就是更大团结。罗蒂不认为人们能够通过暴力革命一劳永逸地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解放,而建议通过和平改良渐进地减少痛苦和残酷。这种“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竭力避免革命性的残酷,而争取妥协性的团结。

2

罗蒂的名言是:“语言和信念之外,真相并不存在。人类应当关注日常生活,而不是通过理论发现什么。”这意味着他关注的重心不是认识论,而是实践论。

一旦试图认知世界,就是把自己当成主体,把世界当成客体。问题的关键不是能否把握世界的现象或本质,而是根本没有不带主观偏见的认知。况且人在世界中,焉能与世界整体实现真正的主客二分?

那么,探求本真世界的绝对真相便似乎是浪费时间,真正重要的是融入人化世界的社会生活。

悬置本真世界,只论人化世界是许多现代思想者的共同倾向。这种倾向代表了一种自我封闭的人类中心主义。

由于有限的人类注定的某种无知,我们便可以无知而无畏,不去敬畏超越于人的神秘之域吗?我们无法认清本真世界,不代表那个世界并不存在;我们无法发现绝对真理,不代表那个真理不发生作用。

人化世界并非完全自足的,它能够呈现和运行是由于人与本真世界发生了感应。任何人类事件都是一种感应,同时具有主观选择的偶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必然性。这使人类既享有自由意志,又受制于世界法则。

世界的法则被人类阐释为神秘的法则、逻辑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罗蒂只看到理论阐释这一人类事件的主观有限性,而忽视了其中真实感应带来的客观有效性。

所以,不把有限者的理论当成绝对权威是明智的,但把任何理论都仅仅视为游戏却是极端的。

倘若不承认任何超越于人的普遍法则,我们将产生对一切精神价值普遍怀疑和不信任的虚无主义态度。

人与人之交往将更看重利益的关系,而不是情感的团结。为了本民族之利益,可以不要全人类的团结;为了小群体之成功,可以陷大社会于苦难;为了单个人之私欲,可以对任何人残忍。

只怕到头来,私人不再追求完美,社会空谈正义。而这恰恰是当今世界时代的实情。

相关文章

  • 私人完美与公共正义

    语言和信念之外,真相并不存在。人类应当关注日常生活,而不是通过理论发现什么。 ——理查德•罗蒂 1 我们不妨用以下...

  • 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

    1 最开始做公众号是出于本科毕设的需要,后来觉得这可以成为一个自我抒发的空间,就一直保留下来并断断续续更新着。但在...

  • 水星训练营《公共人的衰落》备忘录

    什么是公共人?人与人之间气场的链接,信息扁平化时代,如何形成与别人的链接,链接的生产力及品质。 公共人与私人有什么...

  • 艺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没有绝对的私人空间也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共空间,没有开...

  • 2019-02-09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 论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及教育

    回顾美国建国初期历史,人们发现为了维系美国当初作为北方联盟的完整性,而促进不同文化移民和平团结共处,麦迪逊...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文/素白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

  • Docker仓库管理镜像 -- 公共仓库【Docker Hub】

    镜像仓库管理 docker仓库,用来管理镜像。主要分为公共仓库和私人仓库。下面介绍了公共仓库Docker Hub、...

  • 公共和私人的理性

    在上一节的内容中,康德讲到“大众式的启蒙”是个体获得启蒙最有效的途径,即少数有良知、有智慧的学者告诉大众正确的思维...

  • 第四章锻炼,竞技 乔治·唯加埃罗

    ·竞技活动强调的是私人存在是如何依赖于公共存在,私人化的个体处身于其中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受他所隶属的公共秩序、社会...

网友评论

  • 廿一行:神圣者需要信仰,神秘只需要体验。
  • 廿一行:转微信群评论:
    “后现代”的通病之一就是完全放弃或拒斥了形而上学的可能。一行兄看的准。
    廿一行:@廿一行 按照海德格尔的思路,形而上学追求普遍性和大全性的本体,的确是有问题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本源。海德格尔前期提出解构是要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去,虽然启发了后现代思潮,但和他们旨趣毕竟不同的。
  • 廿一行:感谢打赏鼓励!欢迎交流探讨!😊 @1798ebadecc5
  • 廿一行:感谢打赏鼓励!欢迎交流探讨!😊 @吴春阳
  • 廿一行:人从道路而来,却又迷失和寻找道路。人们流连于路上风景,反遗忘了赠予一切的道路本身。
  • 廿一行:转空间朋友评论:

    现代哲学将自然人化、语言化和历史化,人道离开了天道、神道(作为本源的自然),在唯我论的路上越走越险,我以为,要克服现代虚无主义,不能依靠后现代的解构或者主体间的对话,不能靠抽象理性,而要虚心学习古代人的智慧,回到问题的源头去寻找灵感。
  • 周卫英:很赞同罗蒂的思想,很深刻和博大!👍👍👍
    廿一行:@周卫英 美国现代精神的代表。搁置了本原性问题,就会导致实用主义的结论
  • 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有深度,有观点。
    廿一行:@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
    感谢阅读和支持!😊
  • 妖怪来也:沙发,有思想的作者👍
    廿一行:@妖怪来也 感谢感谢,我家沙发的常客!☕☺

本文标题:私人完美与公共正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lm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