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母亲

作者: 红色竹子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09:24 被阅读0次

    甜中带苦的童年

    母亲一辈子没有读过书,她和学校只有短暂的十来天的缘分,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盲。小时候虽然备受家人疼爱,不愁吃喝不愁穿,但她同时也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婚后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经历着岁月的摧残,经历着想不到的生死磨难......

    母亲小的时候,她总是在没事的时候站在房墙背后,盯着学校的方向,远远地望着学校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看上很久,母亲说红旗颜色很鲜艳,她向往那个飘着五星红旗的地方。

    母亲说她那时候其实也有过一小段时间的幸福和满足,因为不久就实行扫盲,村子开办了夜校班,她那时候都是十一二岁的大女子了,能走进学堂读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所以她很珍惜。母亲仿佛看到了希望,等待着黎明的曙光,而那个曙光仅仅闪了一下就消失了。

    母亲如愿以偿上学了,白天帮着大人干活带弟弟妹妹,到了晚上就去夜校读书学习。也许是比同班的孩子大,也许是极度渴望上学,也许想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文化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母亲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着汉字,非常的认真。就在母亲以为从此可以好好学习的时候,却被外婆连拉带拽地叫了回来:“女娃娃读啥书呢,能有啥出息,最后还不是一样嫁人,纳新补烂,不如多学些针线活,不要再在那些看得着摸不着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了。你大伯家的女子桂花,从一开始就上学,连个小学都毕业不了,到头来能咋,啥都么学会,嫁了人也啥都不会,三天两头往娘家跑,告状说婆婆对她不好,能好吗?......”外婆连珠带炮的一番言语轰炸,腼腆懂事的母亲虽有不甘,也只有屈服了。

    在外婆的强硬态度下,母亲连上夜校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老师感到可惜,一个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表现良好的学生可能从此就再也进不了学堂了,学习的机会也许就此止步了。不久后夜校班就不存在了,被永远地撤了,母亲最后一丝希望彻底消失了。母亲当初的锐气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死心塌地,无怨无悔和责任了。

    母亲对我说我桂花姨不是读书那块料,那时候上课睡大觉,老师也拿她没办法,因为桂花姨一进教室拿起书本就犯困。我大外公家娃少条件也好就让我桂花姨天天泡学堂,希望能泡出个知识分子来,最后还是失望了。

    说实话,我当初挺恨外婆的,误了母亲一辈子。后来我问母亲恨不恨外婆,母亲摇摇头说她不恨,虽然当初会有不甘心,但那时候兄弟姐妹多,当老大的自然得为家里分担一部分,慢慢地不甘就变成了习惯,变成了一种责任,漫漫地也就死心塌地了。也许是生不逢时,也许这就是命吧。

    母亲的中年又苦又涩

    母亲一直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她只是把这种渴求转嫁给了下一代,从而也任劳任怨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母亲出嫁了,嫁到了离家十里地外的平原上,这里交通便利,一条210国道就在村前经过直通县城、市里边、省里边甚至更元的地方......母亲望着那条长长的路,一望就是几十年。

    70年代中期,大家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的,经常饿着肚子干活,出劳力挣工分,就为了那一点口粮,一家老小能有口饭吃。

    小时候未受过吃喝之苦的母亲嫁给了一个贫下中农的子弟,婆家里有一个腿脚不好的姐姐,已经结婚,嫁给了一个同样腿脚不好的男人,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和五六十岁的公公。母亲的婆婆在父亲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小学未读完的父亲就挑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劈柴、挑水、干农活......再也没有进过学堂,这样的生活维持了十来年。

    直到母亲的到来父亲的家才真正有了生活的气息,洗衣做饭、纳新补烂、收拾家务、出工干活,样样拿手。二爸小时候顽皮,衣服经常破洞,母亲白天干活晚上就点着煤油灯给二爸缝补衣服。按理说母亲是一个吃苦耐劳贤惠的儿媳妇,可是爷爷却对母亲破口大骂,甚至拿着笤帚疙瘩追打,嫌母亲是败家子浪费了煤油,干上一天活累得要命,母亲不得已,只好早早的起床趁着天色微亮给二爸缝补衣服。

    母亲一直忍着爷爷的各种刁难和不讲理,因为不讲理,更是让人无话可说。村里人都在说爷爷,爷爷便一气之下带着二爸离家出走,还说母亲要赶他们一老一小离开,不想养活他们,他的媳妇对他们不好和着村里人欺负他,这一闹吓得村里人不敢言语。母亲委屈地直掉眼泪,尽管如此,也从未给外公外婆说过,她怕他们担心。

    后来母亲怀孕了,快要生产了还要挺着个大肚子出工干活,爷爷才不会管呢,说他要照顾小二爸,还说奶奶那时候也是挺着大肚子还推位子撵包谷呢。呵,这就是我的爷爷,记得我小时候就领教过他的无情。

    由于营养不良,母亲严重贫血,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就夭折了,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就走了。母亲被外公接回家休养了十几天之后,拖着还未完全康复的身子又继续出工干活,虽然伤心,但日子还得继续过。公公无情作为儿媳不能不孝。外公心疼母亲,走了十几里的山路背来了一袋子粮食和蒸滴馒头,接济着母亲家。

    母亲和父亲起早贪黑地干活,艰难地养活着一家人。后来母亲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本希望这次孩子能够平安降临,没想到他和母亲仅仅只有三天的母子缘分,又过早夭折了。我的爷爷看着孩子不顶事了趁着母亲睡着了,把孩子抱到院子里说只能听天由命了,然后一看孩子还活着,又抱了回来,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天之后,孩子永远的走了。母亲说后来她才知道其实那个孩子是严重的黄疸,要是好好治一定能活下来的,可是没机会了。母亲伤心过度加之贫血、营养不良昏厥了过去,外公知道后借了大队里的毛驴摸着十多里的山路连夜赶来,将昏迷中的母亲接回了娘家。村里的赤脚医生法郎爷和外公交好,医术也不错,听说母亲的情况后一连几天几夜没合眼硬是将母亲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至今母亲都在说我法郎爷是她的救命恩人,我说那也是我和哥哥的救命恩人,没有法郎爷也没有今天的我们。

    在外公家休养了三个月,爷爷就催了几次,外公说这次在不能心软了,心软了闺女就没命了。外婆在家啥活都暂且放一边了就一心伺候着母亲,看着母亲瘦骨伶仃病恹恹的不成个样子,外婆天天掉眼泪,据说外婆的眼睛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不好的,差点失明。

    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母亲回到了家里和同样瘦的不成样的父亲一起继续干活,苦重吃不饱不瘦才怪呢。直到70年代末,母亲又一次怀孕了,对于这个孩子母亲极为小心。得知消息后,外公时不时地往母亲家里送粮食,希望母亲能吃饱饭,孩子平安出生。老天眷顾,第三个孩子平安降生,他就是我的哥哥因营养不良,导致哥哥三岁了走路还一条腿跪着拖在地上,经过的地方拖出一道长长的土印。

    直到80年代开始,情况才有所好转。母亲和父亲包山干活有时饿得两眼冒黑,只能忍忍。干活的路上时不时地还得淋几滴雷电交加的大白雨。母亲和父亲没日没夜地干活,家里总算有口饱饭吃,从那会儿,哥哥慢慢地再也不要用一条腿拖在地上走路了,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也可以蹦蹦跳跳的玩耍了。而我就是那时候出生的,出生时母亲说我身体好得很。直到现在条件非常好了,母亲还保留着以前勤俭节约的习惯,舍不得浪费一滴粮食。

    母亲的后半辈子苦涩中带着一丝丝甜美

    后来我们上学了,母亲高兴的两眼放光。母亲说自己一辈子豆大的字不识一个,让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识字,将来可以到外面看一看世事。

    我们坐在学校里,畅游知识的海洋,而此时的父亲正顶着风霜在给别人拉板赚钱。拉板是一个苦力活也是个技术活,一根粗壮的木材要两个人不停地拉锯,木材上用墨汁打上线,不能锯歪,从站着一直拉锯直到坐在地上,而一根木材要锯好几块板,就这样一直不停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父亲外出就是好多天,最长的一次是半年,而家里的所有农活就得母亲一个人来完成。长大了的我们也会帮着母亲干活,我和哥哥能够顶上一个大人干活,母亲望着我们既心疼又欣慰。

    过年了,父亲给我们买回了新衣服,好吃的——麦乳精,一家人坐在热炕上围在煤油灯下喝着香甜的麦乳精听着父亲母亲讲着他们的故事讲着他们以前的日子,我们给他们讲着书本里的世界.....

    后来我们成家立业了,我们给她们带来了外面的故事,给他们讲述着外面的精彩和世事的变化,然后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孩子听,在然后我们的孩子给姥姥姥爷讲诉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一辈辈一代代,知识的种子在心里扎根,母亲说如果她识字,她一定会把她的一生写成一本书,那些所有经过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但,那只能是永远的苦涩了,我只能用拙劣的文字复述出母亲所有苦难岁月的一个片段。欣喜欣慰的是她的子孙后代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健康成长,享受着现代的文明,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篇|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gc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