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立步骤。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的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便是慈心。慈心相当于内心毫无偏见的爱,培养慈心也可以看做培养爱的能力,学习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众生、与外界相处。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开始就平等地关爱所有众生颇为困难,通常我们从自己或者我们爱的人开始,愿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快乐,然后怀着快乐的心情将友善扩展到亲友、陌生人、让我们憎恶的人以及一切众生。
有人说:做善事后,只是把功德笼统得地回向给“一切众生”并不难,但如果具体联想到自己的敌人,则很难心甘情愿地把功德也回向给他们。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你心中的“一切众生”只是一个名词,没有具体的内容,或者至少不包括你不喜欢的众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发愿的对境是逐步扩大的,有偏见、有局限不是大问题,关键是不自欺,不敷衍。
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觉察,我们会慢慢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快乐,什么样的行为造成痛苦,我们将学会谨慎取舍身体和心的行为。
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喜欢夸大内心的感受,尤其是负面的感受,虽然这样会加重自己的痛苦,但我们因为不想把心打开,不想原谅,或者不想面对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深受伤害,有时候让自己心碎比宽恕容易、痛快得多。
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僵局就是习惯性的地封闭自己,排斥与外界的交流,任何一样东西都可能用来搭建自他之间的藩篱,是非对错、道德观、价值观、信仰都能称为拒绝交流的好借口。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是站在道德、正义一边的,所以有理由漠视对别人的伤害,或者,你认为自己对生命、世界了解的更深刻、更透彻,因而很难向不信因果的人表示应有的开放和友善。然而,大乘菩萨的友善是无条件的,众生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词汇,而是代表着在情感上与我们相通相连的一个个具体的生命。
培养爱的能力,如果你感觉从自己做起比较难,则可以选择一个最能激起你心底温柔之爱和感激的人,真诚地祈愿他快乐,然后把这种爱和感激投射到其他亲近的人身上,并祈愿他们同样获得安乐。
对很多人来说,刚开始即使是对亲人和朋友,也无法怀着无条件的爱,但这没关系,做作的发愿也能帮助我们超越自己的极限,如果不发愿,我们恐怕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麻木、狭隘:不要说每天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就连身边的亲友,又有几个人是我们关心的。
某些情况下,我们也许会发现对亲近的人更难以无条件地爱,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着,我们心里会有许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束缚在这种心态中,去爱就意味着准备去受伤害,越是关系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常常因为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不缺少爱,而缺少宽松和放松。
为不相干的人或陌生人发愿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我们可以把祈愿落实到日常与人相处中,让每一个与我们接触的人都感觉到我们的善意,接下来我们可以为遇到的人发愿,希望他们的好心情能保持长久一些。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护持着心中的善愿,其他人必定能感觉到它的温暖。其实内心越来越宽阔、坚强、温柔,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的回报,也是我们自己快乐的源泉。
为憎恶的人发愿是极为难得的,所以我们把它留在最后,等自己已经习惯善待很多人后,再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极限,面对伤害过我们的人、与我们做对的人,让我们难堪、讨厌的人,我们可以去体念他的烦恼,检验自己的宽容和开放能力。可恶之人总是能一眼看到我们的弱点,直戳痛处,因此与他们相遇正是我们修行的良机。一切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检视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恶之人是我们的老师,他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的执着在哪里,对这些以怨敌形象出现的老师,不论我们现在感觉多么难以接受,最终都会真诚地希望他们快乐,没有他们,我们在仁爱的道路上真的无法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最后,我们怀着善意祈愿一切众生,包括自己、他人、大小动物以及其他世界存在的生命,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