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庆瑞
(1)
上次说了申侯上位一事,后来申侯是有明确的远见的,他最终还是推掉了参公的爵位,自愿降为申侯。
为什么呢?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
卫侯被加官进爵,封为卫公。留在周平王身旁,做大司徒。
晋侯得了赏地。郑国的世子掘突,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获得了两千亩好地,留在周平王身边做正卿。
秦国秦襄公,本来没有爵位,现在封了一个伯爵。
(2)
周平王当了王之后,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首都被战乱搞得一塌糊涂,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在这里呆着实在是没意思,连个住的地方都被破坏了。
更要命的是,犬戎三天两头的来这儿骚扰一下,看看有没有好处可捞。
八个月后,安葬完周幽王,周平王召开大会。开什么会?
周平王发话了:“这儿实在待不下去了,我们搬家吧。”
搬哪儿去?东边还有一个城市叫做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
既然周王要搬家,那大家还说啥,搬吧。

秦襄公亲自率兵护送。平王非常感激,就说:“老秦,你辛苦了哈!你看我手头也不宽裕,没啥可赏的。那犬戎抢了我们的岐、丰之地,就封给你吧。你能干过犬戎,地方归你;干不过犬戎,那当我没说哈!”
秦襄公很高兴,一回去就开始组织军队打犬戎。利益面前,秦襄公可没客气,没几年就把岐、丰之地给抢回来了。犬戎只能逃跑了,秦国扩地千里,现在成了大国。
(3)
前面交代了周平王迁都,申侯推辞公爵,秦国扩大地盘。
现在新的角色上场了,那就是和幽王一起死掉的姬友家的孩子,郑武公掘突。
因为率兵勤王,受到了周平王的褒奖。重要的是,申公看中了这家伙英俊潇洒,又是有功劳的,就决定把周平王的小姨,也就是申太后的妹妹,嫁给了掘突。
申侯干掉周平王的老爸,扶正了周平王;干掉了郑武公掘突的老爸,让掘突上了位,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周平王的小姨嫁给了郑武公。申侯杀了平王的老爸周幽王,却扶正了平王;杀了郑武公掘突的老爸姬友,却成了掘突的岳父。申侯才是高手啊!
这一点,申侯也算是做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一代大牛啊!
掘突的老爸姬友,是一个非常善于琢磨事情的一个人。他首先请教了当时的一流周易大师伯阳父,看看自己的前途在哪里。结果伯阳父给他指了条明路,也就是趁着周幽王开心的时候,申请了一块地。就是现在河南获得了一块地方,然后就开始扎根落脚了。
虽然是申侯和犬戎一齐打死了姬友,但是一码归一码,都是为了国事而战斗,所以掘突也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埋怨申侯,还接受了申侯安排的这段婚姻。
(4)
郑武公回家后就开疆扩土,一口气吞并了原来东方10个国家的地盘,国土就这么开创下来了。
郑武公的老婆也是名人。她被称为武姜。郑武公很厉害,他和武姜生的儿子更不一般。
但是真正的主角,才刚刚上场。那就是郑武公的大儿子!

郑武公的大儿子叫寤生,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是武姜在生他的时候是睡着的,在梦里面,就已经生完孩子了。寤生出生之后,大声啼哭,惊到了母亲武姜。武姜便非常的不开心。
正常人家的孩子,都会让母亲经历一番折磨,比如一群人围着,有人喊,有人叫,有人伺候,有人闹,这种情况下出生的那才叫生孩子。
你这夜里面睡着觉就出生了,还吓了老妈一跳。老妈很不爽,后果很严重!
一般来说,简单得到的也不会珍惜。武姜就是这样,对这个大儿子啊,一点儿也不爱,反而对他心生厌恶和怨恨。她认为,这样的孩子,连老妈都敢吓,肯定是不吉利的。
三年后武姜又生了二儿子段。二儿子正常出生,又英俊潇洒,所以这位母亲非常喜欢她。
郑武公去世的时候,决定将自己的国家留给寤生来管理。武姜申请让儿子接班,但是郑武公不同意。
就在寤生13岁这一年,他的弟弟十岁,他的父亲结束了英武的一生。寤生接班了,他就是春秋初期有名的郑庄公。
(5)
郑庄公,最有名的故事在春秋左氏传里有记载,叫“郑伯克段于鄢”。
这段故事讲的是郑庄公即位后,他的老妈武姜要求把他弟弟共叔段分封到制邑,就是后来的虎牢关。郑庄公说不行,那是个险要的地方,其他城市,我可以照办。
武姜又请求,把京城封给共叔段,郑庄公答应了。其他人看不过眼,说那是京城啊。郑庄公说:“我老妈让我这样的,我怎么能躲开呢。”
祭足就说了:“那她以后还有更多的要求怎么办呢?”
郑庄公虽然是13岁的孩子,不过这是个早熟的孩子。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从此,郑庄公在未来的20年里跟老妈和弟弟暗暗较上了劲。
后来,太叔段又把郑国西边和北边的城市,也弄到自己手里面了。庄公的叔叔公子吕就反对,跟庄公说要除掉太叔段才可以。
郑庄公仍然采取自己忍耐的政策,说:“不用除掉,他长久不了的。”
共叔段继续自己作,
公子吕仍然看不惯,但是郑庄公说:“他这个自己瞎搞,对君主不义,对哥哥不亲,那土地有了也没用。” 后来白起说的“在德不在险”也是这个意思。
后来,太叔又开始修城墙,备兵马,准备把郑庄公干掉。
郑庄公,可不是吃素的。他知道了这些事儿,还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打算开城门做内应。于是号称去拜见周王,将计就计骗共叔段起兵造反。
共叔段见有机可乘,便起兵了。
郑庄公便命令:“现在可以打啦!”公子吕带兵去讨伐京城太叔公叔段。
共叔段哪里是郑庄公的对手,他很快就被打回了鄢城,公子吕又到鄢城打他,结果共叔段跑回了共城。他走投无路,庄公也不见他,他只能自杀了事。
郑庄公得知弟弟自杀,才出现。他看到弟弟的尸体时,鼻涕眼泪一起流起来了。自己忍耐了20年,最后进行生死相逼的,竟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他内心该何等痛苦啊!不要说谁谁心肠硬,面对自己的亲人,面对生死离别,内心柔软的部分是会痛的。
(6)
这一年弟弟30岁,郑庄公33岁。自从弟弟被封,到现在死掉,中间经历了20年的时间。郑庄公一直隐忍不发。并且故意纵容,最后导致了这个结果。
这一切都在郑庄公的掌握之中,和意料之中。只是在面对现场的时候他应该有一段内心独白。估计文言文下来不下两卷竹简吧。
也正是因为这么做,郑庄公落了一个腹黑的名声,被称为一代奸雄。
这一段历史,是郑庄公惊心动魄的值得品评的一段。
因为弟弟死掉了,郑庄公心里有气,把截获的弟弟和妈妈之间的书信给老妈看。老妈也羞愧难过。
郑庄公发誓,与自己的母亲“不到黄泉,永不相见”。说完的时候,郑庄公又后悔了,毕竟自己的亲妈呀!
还是颍考叔出面,他下个台阶。郑庄公既然要到黄泉才见老妈,颍考叔就直接挖了个黄泉,让郑庄公母子相见。

郑庄公和武姜母子两个相见的时候,庄公在泉外赋诗一首:“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没有你的夜里我好孤寂!”
武姜也来一首:“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疼你,真的不愿意,又让你哭泣;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我也不愿意,又让你伤心。”
应该是这个意思哈!可见中国人的浪漫情怀,还真是由来已久,无论喜怒哀乐均可入诗。
母子两人终于和好,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7)
郑庄公,就通过自己20多年的苦心经营和坚韧不拔的忍耐力,从幼弱的13岁熬到了壮年的33岁,终于把国内的敌对势力消除了。
他将权力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也为以后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础。
郑国就这样崛起了!
历史就是白光,拿棱镜一照,立刻出现彩虹。想看哪种颜色,你说了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