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953841/bef152bfa153393a.jpg)
一、 指导思想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标》中的相关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53841/945f2e4bf5ab7774.jpg)
二、工作目标
在读书中强化学生阅读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明确读书活动具体要求,切实引领学生阅读,初步形成阅读能力。通过科学阅读、大量阅读,培养读书兴趣,丰富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学会做人;在文学方面吸取表达方法和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合作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自我发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53841/20a01f3d7b08130d.jpg)
三、 具体措施与方法
1、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利用语文课和阅读课这两个阵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主要有“精读、略读、快读”三类阅读方法。阅读一篇文章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先用快读法,迅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再用略读法,抓住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重点;后用精读法,静心细读,揣摩立意构思,欣赏佳词妙句,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
此外,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指导课上,强化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并教给这样做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53841/60960158d467d3ac.jpg)
2、指导学生选择好书。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需要指导学生选择好书,让学生学会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3、指导学生选择读书时机。
课外阅读是好事,但不能为读书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我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阅读需要时间,古今中外的大学者都有一套有效利用时间阅读的好办法。我引导他们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读书也可长可短,贵在积累。尤其是在家阅读时,要学会选择安静的场所,主动避开一些干扰源,如电视等。
4、指导学生课内外结合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这是抓好课外阅读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绍、某个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悬念或一段精彩的描述等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追求,引导他们去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时,也要指导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得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两者有机结合,对课外阅读而言,有了指向;对课堂教学而言,有了良好的智力“背景”,这样互补互动,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5、指定书目与活动安排。
本学期计划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名人传》《朝花夕拾》《西游记》《白洋淀纪事》《童年》等。
计划开展活动有:经典诵读比赛、我最喜欢的名言演讲、名著读书心得交流、革命烈士事迹宣讲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53841/c6edc4b96675c2b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