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中午时分阳光好得令人不由生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阳光,如果配上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再来一点舒缓的BGM,不就是想象中的读书标配吗?
不能找个咖啡馆,咱就自己打造一个嘛! 灵机一动,我把被文件和废纸占据的侧桌腾出来,铺上一块花布,摆上喝水用的壶、杯、茶;又在白板上像咖啡馆那样写了“今日供应”几个字,然后列上了办公室里能找到的吃的和喝的。就这样,布置出了一个“咖啡馆”的一角。
我放上一段名为“发呆放空”的音乐,开始午后阅读时光。假装不在办公室,假装在咖啡馆。心里偷偷笑自己:真会装啊。
总想去别处寻找自己,去别处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去不了别处,就忍不住生出抱怨,觉得耽误了自己的就是“此处”。
因为不喜欢“此处”,就连带不能安静地、专注地做想做的事,而陷入无休止的抱怨、批判以及闲言琐事。
今日的灵机一动,给了我一个启发:为何不在“此处”给自己构建一个“别处”,每天把自己从不喜欢的工作和环境中抽离出来一段时间,假装去了“别处”,让自己沉浸在别处里,读书,喝茶,听音乐,品咖啡,吃甜点,写字,就像我在想象中的咖啡店那样。
虽然是装的,但装的过程让自己快乐就好,别让自己一直沉浸在无聊、空虚、烦躁、质疑和抗拒之中。为何在单位一天并没做什么重活大事也会觉得疲惫不堪,一回到家就只想放松慵懒呢?无它,就是源于白天无休止的内耗啊。
无聊、空虚、烦躁、质疑和抗拒,还有愤怒、失衡、抱怨,这些都会耗能量啊,能量不足,自然就只想躺倒了。
怎样减少内耗呢?我想,也许自己首先要变得柔软一些,不要剑拔弩张一点就着,减少戒备和防御。接纳意外的安排,毕竟生活不会完全按你期待的样子展开,与其抗拒从严,是不是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试试接纳命运的安排,看看新的路会通向哪里?
然后,学会抽离,从具体的工作和事务中抽离出来自己的不快乐的情绪和感受,在没有工作安排的时候把自己迅速从“此处”抽离出来,去往“别处”。当做不到无缝衔接和自由转换时,不妨主动构建一个“别处”来提醒自己、隔离自己。
多打造各种各样的“今日供应”,为自己供应一处角落,一份心情,一盘音乐,一个味道,一支笔,一束花,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心待在其中,自由幻想,自由飞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