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散文读书
罗马读书小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罗马读书小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作者: 胡何不归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7:41 被阅读0次

考试一个接着一个的当下,自己竟然抽出时间来写随笔,得先向自己与支持自己学习的人道一个歉。但事实上,这一个半月来,竟然只有今天这会是最轻松的,匆匆忙忙一天一夜之间,竟在此刻写完了原本以为要一周才能写完的材料。很久以来,就一直想的关于孔子的书评,但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思绪,也可能是思绪太多的缘故。

其实,大多是以道德理想为追求的人往往都活得十分沉重,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与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完全是两码事情。但这一类人,往往有着自己价值追求、精神动力,他们世俗事务面前虽然屡屡失意,但并没有湮灭他们汲汲进取的决心,他们总是受到我们的推崇。

比如我们的孔子。52岁的时候,才仕途颇有起色,得以官至鲁国大司寇。56岁以大司寇而代行“相事”,感觉一生的希望终有机会实现而面漏喜色时,因人谗言,就开始了其一生中最为困窘与颠沛的时期。从宋而逃至卫国,又因人谗言,孔子恐获罪而逃;逃至陈国,因长相类于一个阳虎的人,又遭拘禁而几乎丧命。在去宋国的路上,宋国司马又设计杀他,于是又急匆匆逃走。逃到郑国的时候,与同行的弟子走散,其一人立于城门,被路过的人描述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尔后的几年间孔子颠沛于卫国、赵国、楚国、陈国等地,曾几度近于丧命,也偶受国王热情接见,但不受启用的结果仍然是一样。

孔子当仕途不得意之时,求职失败,心情欠佳之时,他会感叹:“苟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但他终究是一个乐观开朗又不轻易屈服的人。比如每次几近丧命而临危转安,总不忘说道:天生我命,其他人又能奈我何的铿锵之语?别人笑他如丧家之犬,他也可以欣然答之:“然哉、然哉”。

但最终,命运也没有让他如愿。在他六十五岁的时候,他才返回了他已经离开了14年的故国。而这个时候他,心境也早已大不同从前。对此,《史记》中的有一句经典总结:“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其实,我们常常产生误解,以为儒家思想一律都是积极的,总是鼓励人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是,即使某一类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人也不可能是永远是积极的。比如我们发现孔子对于大部分隐者大部分评价都很好,显然认为隐者也有其价值。他还将隐者分为三类:孔子对隐者分为三类:像伯夷、叔齐那样,不放弃自己意志,不牺牲自己尊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像柳下惠、少连那样,意志和尊严有所牺牲,但言行合情合理(“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像虞仲、夷逸那样,则是逃世隐居,放肆直言,不做坏事,不参与政治(“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参见:金庸:《笑傲江湖·后记》】

在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体热情与自己的价值偏好,用刘小枫的话来说,这叫生命的感觉,比如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研究逻辑命题。孔子汲汲于践行其政治主张,也可以说是其个体热情。我们也总是倾向于去实现自己个体生命中的热情,采用的方式也有儒家眼中的积极与消极之分。不过,从个体而不是从一个学派的价值理念来看我们对待生命热情的方式,就会发现坚持、放弃与改变个体的生命热情,其实都是值得鼓励与支持的。

  真正的问题也许不在于我们实现个体生命热情的方式,而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在追求过程中的“求而不得”。求而不得的原因是很多样的,有个体体质的先天因素,也有时局不利的社会因素,也有无从琢磨的偶然因素。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清楚认识到这一求而不得的因素所能存在的时间限度,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这也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任何聪明或者强悍的人都有其能力的限度,但有一类人却一直与自己限度做着斗争,即使天然地接近这种求而不得的失败,但其并没有屈服其命运,他们展现了我们生命的坚韧。所以王小波会说:“他(老人)与其他许多人一样,是强悍的人类的一员。我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性。”

  现实当然不是这样,我们无法人人在生命面前成为强悍的一员。我们常常在无法琢磨的局势面前流下心力憔悴、失望透顶的眼泪。从孔子的汲汲于付诸于实现自己的抱负到最后的“孔子亦不求仕”、“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以发现,在我们的个体热情在得不到实现的时候,我们选择与生活妥协妥协,接受生命的不完满并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毕竟我们的大圣人都尚且如此。当然,我们也可以继续发现其他个体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动辄就将自己的生命固定于仅有的生命热情与信念。世界的构成与我们个体追求、伦理信念差异悬殊,如果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自己赖以存在价值观念的破碎也就不可避免。当然,这一类人也很可能无法过上孔子和他弟子所描绘的惬意生活:“莫春者,春风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要沦为孔子所说的:“小人长戚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马读书小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ac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