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六年,朝云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遁儿。苏东坡满心欢喜,写了一首诗自嘲: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当时苏东坡四十九岁,年近半百的他因为添了这个儿子,郁郁寡欢的心情得到莫大的抚慰。可是遁儿竟意外夭折,苏东坡作诗道:“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在对朝云爱怜的同时,苏东坡自己也沉浸在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至惠州。资料上说,苏东坡身边的众多侍儿姬妾陆续散去,唯有朝云始终如一,追随他到南蛮之地。苏东坡感慨万千的写了一首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白居易曾有美妾樊素,擅唱杨柳词,人皆称其为杨柳。后来,白居易年老体衰,樊素就自己走了,于是白居易在诗中说:“春随樊子一时归”。
晋人刘伶元在年老时曾得一名叫做樊通德的小妾,二人情笃意深,并经常谈诗论赋,议古说今,时人就称二人为“刘樊双修”。
苏东坡用此两例典故,正是要说明他与朝云生死相随、心意相通,正如刘樊二人。而同为舞妓出身,朝云的坚贞完全不同于樊素的薄情,这令他尤为感动。
此诗的序言为:“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由此也可见,朝云只是东坡先生几个妾中的一个。
朝云在惠州时遇瘟疫,身体十分虚弱,再加上不适应岭南闷热的气候,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朝云一生向佛,颇有悟性和灵性,这也是她能和苏东坡心灵一致的条件之一。
苏东坡内心不胜哀伤,亲自为朝云谱了墓志铭,并相继写了《悼朝云》《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等诗词来悼念这位世间的知心人。
曾经被朝云弹唱过的那首《蝶恋花》,苏东坡再也没听过。惠州的丰湖过去一向是苏东坡喜爱的野餐处所,朝云去世后他再也不忍心故地重游。
此后,苏东坡一直鳏居未娶。
朝云与苏东坡相伴了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去世时她的身份还是侍妾。朝云信佛,相信她已经把这个身份看得很淡。可以一朝一夕的相处便足矣,不一定非要有个名分。
从钱塘到惠州,从侍女到爱妾,从相识到情深……二人是人生知己,他们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朝云给苏东坡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予了莫大的安慰。
悼朝云
宋·苏轼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60359/be526614db9f9ee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