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企占尽了体制的便宜,发展迅猛。国企壮大是个事实,但是很难说发展壮大就叫成功。当最赚钱的垄断国企也在向政府要补贴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反思这些年为保国企进行的投入是否划算?
事实上,我们通过政府补贴和贷款优先,让国企占尽政策上的便宜。但是,国企并没有因此贡献出高效率,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始终只能勉强维持。要说垄断经营的国企不赚钱,那是笑话。国企赚得钱哪里去了呢?主要是养人!国企养得人太多了,并且是贵养。从管理者到员工,有很多闲人。他们要拿高薪,要享受高福利待遇。这样还不满意,有人还要贪腐。企业是国家的,我们普遍缺乏主人翁精神,难免铺张浪费。凡此等等,再赚钱的企业也难有多少盈余。按道理,企业亏损到了资不抵债的时候,就应该宣告破产。但是,国企普遍都是庞然大物,毎一家企业都有万数以上的人靠它吃饭,破产就是万数以上的人失业。万数以上的失业大军涉及到社会稳定,弄不好就会出大乱子。政府为保稳定,当然不能轻易让国企破产。通常的措施,就是拿财政的钱来补贴亏损企业;或者让银行优先贷款给国企。
财政的钱主要靠税收。我们以财政补贴或者财政投入来支撑国企,就是在让所有的纳税人为国企的亏损买单。以这种方式继续维持下来的国企,是以牺牲全社会的福利为代价。我们的税收居高不下,都与保国企有直接关系。银行的钱主要来自存款,优先贷给了国企,民企要贷就很困难。存款不够放贷的时候,就可能增发货币。增发货币造成的膨胀,又要全社会来消化。政府保国企,钱都出在老百姓的身上。事实上,是全中国的老百姓在养国企的人。
靠国企生活的人也是老百姓,但是他们占老百姓人口的比例是绝对少数。这绝对少数人因为在国企,哪怕他们的企业是在亏损,他们拿得钱、享受得待遇,丝毫不逊于那些不在国企的人。并且,他们普遍不承认是被社会的大多数人在养着,还自以为比养他们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必须靠政府补贴和贷款优先才能维持的国企,早就应该民营化。通过民营化,让企业自负盈亏,才是正道。我们为保稳定养国企,对民营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牺牲太大。民营企业税负重,贷款难。面对国企垄断性经营,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很难做大做强。最苦是中国的农民,他们表面上被取消了农业税,好象是减轻了负担?事实上,我们的税收主要还是来自农业!农民购买农资产品,生产企业就通过对农资产品的加价,将高税负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民出售自己的产品,经销商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也将税负成本转嫁到农民头上。政府为了稳定物价,首先考虑就是对农产品限价。农民对社会的贡献最大,实际获得的利益最小。
国企民营化势在必行,具体怎样行要认真考虑。我们必须防止民营化成为少数人瓜分国企的盛宴,但是不能因为担心国企被少数人瓜分就不要民营化。因为现实的国企已经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利益,并且这少数人欲壑难填。国企就象我们身体上的一个癌肿瘤,不割除就会危及生命。关键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断臂求生。所谓断臂求生?是说一只手臂生了癌肿瘤,癌细胞会顺着手臂蔓延到身体。这时候,就必须选择截肢断臂。断臂要勇气,但是可以阻止癌细胞蔓延,是救命的唯一途径。我宁愿看到国企被一次性瓜分掉,也不愿意因为怕国企被瓜分掉而求保全!我们保全它,保全的依然只是少数人的利益。我们保全它,会为它失去更多更大的实际利益。
我们不能继续靠牺牲民营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来养国企,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国企的人都认为自己对社会贡献大,应该享受高收入、高待遇。我们的承受能力有极限,迟早会养不起!非要拖到养不起的时候,那将会有更大的痛苦等着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