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饭来了,先上一张图吧!有文友吃过的吗?我其实也是第一次吃!
昨天带孩子去郊外玩水,一到目的地,人山人海,根本没法停车,于是孩子爸爸说,我们干脆沿着小河沟一直走吧!走走停停,我们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名叫“香纸沟。”
往前走就已经到了小河沟的源头了,是一个小小的瀑布,公路就只开到这里。满山遍野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临近村口我看见几处低矮破旧的屋子危危地立在那里,待走近一看,原来是被废弃的造纸坊。
再往前走就进村子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寺院前是高高的青砖台阶,寺院周围是一团团、一簇簇的苍绿,也衬托出这座佛教圣地无比平心静气。
一个看上去有些年岁,但精力旺盛的老婆婆,在村口摆了一个摊位,吆喝着卖竹筒饭。她的叫卖声响彻整个村子,可能是有点饿了,孩子们第一时间就被叫卖声吸引去了,继而扑鼻而来的竹筒饭的香味,让他们再也安耐不住了,吵着要吃。
待我们靠近时,只见大小不同、长短相同的竹节筒,一节一节挨挨挤挤地竖着立在铜锅里冒着大气,每一节竹筒饭的一端用玉米核塞着,一端则用不知名的藤叶封住顶端。
此刻,不用深呼吸,就能闻到一种特别的香味,那是一股竹子、粽叶的清香,外夹杂着大米、腊肉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顿时垂涎欲滴。
婆婆招呼道,你们吃点竹筒饭吧!这是山上新鲜的竹子做的,大节的5块钱,小节的10块钱3节,你们要尝尝吗?看着两个孩子垂涎欲滴的样子,我一下子买了6节小的,两节大的,花了30元钱。
沉甸甸的竹筒饭婆婆把竹筒饭竖着摆放在案板上,然后一节一节的沿着顶端破开竹筒,顿时那清香味就更加浓郁了。拿到手后可以零星地看见米饭里夹杂有腊肉丁、火腿丁。米饭很糯很香甜,既有竹子的清香味,又有腊肉火腿的腊味,几种香味融合在一起,让香味锦上添花,更让人回味无穷。婆婆还告诉我们配上她秘制的咸菜那就更好吃了。
快吃完了才想起来拍照我打开有些陈旧的腌菜盒子,有水盐菜、海带丝、折耳根、萝卜干等,我只夹了其中一样水盐菜,那酸辣的味道冲击着我的味蕾,唤醒了我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记忆。
我不禁感叹!这味道竟和小时候妈妈做的盐菜味道极度相似,竟是野葱水盐菜。
这种野葱做的水盐菜现在可是很难得的,因为材料必须是要用纯野生的葱苗晒干、切碎、加入盐,再放入坛子里发酵。不管是材料、工序都特别复杂。
记得小时候每到做盐菜的季节,我们三姊妹便会背着背篓去山里挖野葱,有时竟把观赏的葱草当成食用的野葱了。常常回到家后,妈妈择选很长时间。
只是没想到,竹筒饭配野葱水盐菜,竟那样让人沁人心脾。
我一口气吃了一节大的、一节小的,孩子们都喜欢吃,我们又加了10节后,大家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回味无穷的竹筒饭、玻璃般清澈的山泉水,美景、美食、戏水又是愉快的一天。
用文字记录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