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自律,这个月给自己定的目标关键词就是‘‘自律’’,我想这个是战胜自己,取得某些方面成功的最主要障碍因素吧,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要做到真的是非常难。
康德说: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使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小的时候我们做什么事都有父母管着,上学了有老师督促,所以只要按照规定完成一个个要求就可以。当我们成年,踏上离家求学之后,或者开始独立生活之后,就只能自己管自己,这时人与人就会拉开更大的距离,能取得更好成就活得更高级的人,往往是能够做到自律的人,就是离开父母师长之后也能好好管理自己的人。
“我再吃一顿大餐就减肥”,“我明天一定早起”,“喝完这杯奶茶我就戒了”,“我要养成看书的习惯”。。。。这些话语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说过,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能有几个?人总是矛盾的,想做到更好,又不能经历难熬的过程,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平平庸庸,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日常小事能做到自律的人,必不是简单的人,你信不信?
近期看完了畅销书作家梁爽的两本书:《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和《当你自控自律,才能又飒又爽》。讲得都是围绕“自律”这个话题,对我深感启发。作者也曾是普通上班族,就是能自控自律,坚持十几年早起码字,然后出书成了女作家。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就是为了唤醒千万女性,治疗各种拧巴 拧不清 玻璃心和想太多。有时间患得患失,还不如花时间研究一下成功的人是如何做到自律的。
有个观点说自律并不苦,假装自律才辛苦。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会有这么一类人,时不时发各种打卡:运动健身打卡,早起早睡打卡,学习英语打卡,看书阅读打卡…..持续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消失不见了,也不知道她们到底坚持下去了没有。如果只是发个朋友圈,假装自律,那只是一边努力立人设,一边积极地懊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自律当成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自律而自律,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自律。
就像王小波说的,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里的无能不仅是指能力上的欠缺,而上连自己都管不好的挫败和无力感。所以我们所要追求的自律不止是让自己成为打卡狂人,而是在坚持自律的过程中受感受到的愉悦感和取得自律带来的效果时的成就感。
我很赞同凉爽对自控自律的观点,她说当你对自己的行为做到自律时,你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好发展的方向,确定短 中 长期目标,然后细化成具体的小目标,并分摊到每一天。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从现在开始就从一个个小事情去自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