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文学国学与传统文化
《李白,最后的长安岁月》

《李白,最后的长安岁月》

作者: 芥子缘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9:35 被阅读34次

    《李白,最后的长安岁月》

    文/芥子缘

    《李白,最后的长安岁月》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牡丹花盛开,王者般占尽了长安满城的春意,熏风抚慰着灞桥桥头的柳丝,令人感动的新绿,淹没了九街十二衢的里坊。

    站在春名门上眺望,西北方向是飞檐流丹、层殿叠嶂的皇城;西南方向就是朱雀大街,车流如水,驼铃回荡;骑着银鞍白马的贵公子带着海东青,隔三差五的就能看到肌肤如玉、腰肢摇曳乱心的胡女,还有卷发高鼻、紫髯绿眼的胡商。

    李白被带进宫之前,还在胡姬的垆当醉着。高力士上前一看是这般光景,赶忙命人取冷水激醒了满脸欢畅的李白。听到要作诗,李白意兴迸发,凝视贵妃片刻,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绝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一时间,李太白之名传遍大江南北,风头强劲,名士无双。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公元742年,四十多岁的李白奉诏再入长安。当时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听说李白到了,特别兴奋。紫极宫中,当一袭白衣飒沓而来的李白出现的时候,贺知章不禁脱口说道:“好一个俊秀风雅的诗仙啊!”李、贺二人一见如故,李白把刚写的《蜀道难》拿给贺知章看。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随着这震撼千古的一声长叹,李白用他那神奇的想象力,挥洒出一幅壮丽奇险的蜀道山水图卷,气象万千,直上重霄九,通篇文章“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贺知章尚未读完,便激动不已,连连赞叹:李白啊,你的才情分明就偷下凡间的神仙才有的啊!不由分说他就拉着李白到酒楼喝酒畅聊去了。

    仓促之下,酒酣之际,两人发现竟未带钱,贺知章大笑:“无妨!”说着随手解下身上皇上御赐的金龟,递给酒保以充酒资。这正是多年以后李白写下“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真实写照!

    诗人的世界只有诗人才懂,两人份外投契。后来,长安的街头巷尾,酒肆当垆,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对忘年之交的身影,一个醉醺醺的诗人扶着另外一个醺醺醉的诗人。

    贺知章喜欢李白的诗词,神识超迈,天马行空,不着力而触手生春;更喜欢李白的性格,放浪形骸,我行我素,甚至任性。李白的自由世界是他一直向往却又不敢迈出脚步的方向。

    天宝三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因病退休回归故里。三年以后,李白寻去看他,不料还是晚了,贺知章与他已是天人永隔。

    李白在贺家的祠堂里,看着贺知章的牌位,悲痛万分。

    还同在长安的时候,贺知章有一次醉了,哭得老泪纵横,拍着他的肩头说的话还历历在目:

    “老弟啊,我自号四明狂客,35岁中状元开始做官,到现在50年了,我就没有狂过啊!非但如此,我历经四朝,从武皇,到当今玄宗,还有一后一妃两公主的乱政,多少人都被清洗出去了,而我没有。你可知道,我这里忍辱偷生之事有之,那违背本心的事情,也做了不少!如今我已经八十开外,我活成这样子有什么意义呢!”

    李白只知道贺知章好酒,不输自己,不知道这几朝的首脑心中的隐痛也不亚于自己。可不是么,好好的干嘛要这么喝呢,这情绪带动着他向自心而来,转念之间李白也抑制不住地痛哭起来:

    “贺老哥,弟弟我不知道怎么劝你,你35岁中状元,比我已经是好的多了!想我李白10岁便通读史经,15岁文章已经小有名气,到后来,多少诗词歌赋都天下扬名!只为这父辈是商户的出身,我就无法参加科考,无法从仕。我蹉跎了20多年,几入长安,经营算计,到今年42岁才算入官。然而,空有济世之心,皇上只拿我当侍臣。哥哥知我文章,能懂我心中的大鹏之志,断然不是风花雪月的卿卿我我。我也不想狂态毕露!我心里装着天下百姓,我想服务苍生社稷而不能,20多年受此倾剿,几欲癫狂,我心里苦啊!”

    贺知章由己推人,看着眼前颈间的青筋已经突出、哭得无以复加的李白,就好像重走了一遍人生之路。他深知李白的苦闷;也深知李白的狂放不拘小节,一言不合,“我乃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开口就怼;也深知这官场的套路,想劝李白离开,他这样的性格并不适合官场的人情世故,往往得罪人而不自知。

    可是他看到李白哭成这样,想着他心中的济世理想,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在这烟涛微茫云霞明灭的权力中心,随便一浪头就能把李白拍的渣都不剩,只是不知道自己这身体还能坚持多久,能守护他一刻便是一刻吧。

    “哎!”他叹一口气,唯有流着泪,拉着李白继续喝酒。

    贺知章牌位前的一炷香已经燃完,李白哭晕在贺家的祠堂里。

    《对酒忆贺监二首》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直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李白在马背上回望了一眼贺家祖宅影影绰绰的轮廓,心里暗道:世上都道我和贺知章的忘年之交、金兰之美,可谁知道,也只不过是两个抱团取暖的可怜人罢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是历史的长河中份外闪亮的一年。这一年,一定是在上一个纪元轮回中拯救过世界的年份,所以号称诗仙的李白,与号称诗圣的杜甫才会在这一年的洛阳相遇了!这是日月同辉的奇迹,这是火星撞地球一般的疯狂。

    那一年,李白终因触怒高力士和杨贵妃,被排挤出京城,放归山林。草长莺飞的三月,李白带着皇帝赏赐的金子,离开长安,离开了权利中心,重新开始了浪迹江湖的生涯。 杏花满天的四月,李白途经洛阳,而此时的杜甫,恰好也在。

    闻一多说:“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真的可惜没有专业的娱记,记录分享彼时的盛况。

    我们只能从诗词中发现,杜甫对李白爆发出了他的全部热情,在他眼中,李白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李白的诗歌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就连李白喝多了撒酒疯的样子,杜甫也觉得那样洒脱、特立独行、卓尔不群: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那一年,杜甫与李白两次见面,他们携手并肩而游,同被抵足而眠。

    李白也喜欢杜甫,喜欢他的单纯、热情、才情、敏捷。被从长安排挤出来之后,心中没有介怀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李白只是不说,他不喜欢别人看到他的脆弱,他是翱翔于九霄之上的大鹏鸟,怎能脆弱。

    但是现在,李白沧桑的心在遇到杜甫强烈的崇拜之后,慢慢又开始柔软了,郁结渐散。同时李白也因为看到有比自己还理想主义的人而感到安慰、欣慰、甚至雀跃等等等等,念头虽然有些小灰暗,但是总之很开心。

    然而,分离才是宇宙间最恒久的定律:天地一逆旅,同归万古尘。人都是匆匆来去的天地过客,终究都要走向自己的归宿,尘归尘、土归土。

    两人在兖州道别,李白举起杯中酒,依依不舍,却依然强装洒脱地说:“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而杜甫,则在无限深情地憧憬着下次的重逢,他作诗说:“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

    然而,他们却再也没有重逢过,公元744年,这是他们生命中惟一相遇的一年,也是诀别的一年。

    还未多尝过人生艰辛的杜甫,从那一年起,开始走向了风雨飘摇颠沛流离的命运,在后来的岁月中,他越发地思念李白,写下了很多诗词。

    春天想你:《春日忆李白》冬天想你:《冬日有怀李白》起风了想你:《天末怀李白》梦里想你:《梦李白》送朋友想你:《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你的才情令我惊叹:《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你的潇洒令我向往:《赠李白》

    思念是一种病……哦……思念是一种病……

    公元758年,李白依然是为了心中执着的大鹏之志,参加了永王起兵与肃宗争夺皇位的行动,失败后被入狱、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只有杜甫站了出来。

    杜甫坚定地表示:如果全世界背叛了你,我会站在你身后背叛全世界!

    《不见》: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杜甫同学也并非单相思,李白也是有给他回赠过诗《沙丘城下寄杜甫》,诗中写道:“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意思是:我思念你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汶水浩浩荡荡向南流去寄托着我的深情。

    李白不是不想回杜甫更多的音讯,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人生都有着许多的不得已,生活很多时候比想象中艰难很多。

    倘若那时候杜甫问李白:人生一直这么苦,还是只有开始才如此?

    李白一定会答他:一向如此,而且还会更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阴历正月元旦,随着群臣百官的朝贺,长安的春天拉开了帷幕。

    而然,直到元宵观灯,大唐的春色也还迟迟不来。立春过后,直到进入雨水,花信之风南来,天气才渐渐的暖了。

    公元763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如今庙堂之上端坐着的已经是唐代宗李豫。

    这日下朝回勤政殿的路上,李豫隐约听到宫女议论李白死了,他并未在意,持着全不相干的念头蹙着眉头走了。

    一个小太监凑到那几个小宫女身边,加入了讨论:“诗仙已经是仙人了,又怎么会死,李大人是去捞月亮了,捞完了还要去天上把月亮挂好呢。”

    李白追月逆江河,千古诗才,一身傲骨。

    我们宁愿相信,李白是去逆江追月了。

    他的诗词,长盛不衰,历经千年,越发的熠熠生辉。

    在我们心中,李白就是不朽的仙人。

    正是: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最后的长安岁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最后的长安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u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