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前,我来到布里斯托纯属偶然。申请布里斯托大学之前,尽管我曾在英国生活过一年,走过不少地方,却从未听说过布里斯托。直到我申请读博,遍览英国院校的官网,才知晓这座城市。即便如此,来到这里之前,布里斯托对于我始终是个陌生的存在。等待录取结果的那段日子,我一度痴迷于各种关于英国的纪录片。似乎看过很多纪录片,我就能对英国的社会与文化再多几分了解,也能更快收到录取通知书。如今想来,这种将纪录片视为我和未来命运之间桥梁的心理未免太过荒唐!
某天,我在B站上偶然刷到一部关于英国城市的纪录片,其中一集专门讲述布里斯托。看到这集的标题时,我就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就是我以后要去生活的城市。看完全片,虽然布里斯托并未给我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我的感觉反而更强烈了。尽管我如今的导师那时甚至还未回复我的邮件,申请也无任何进展,但我与布里斯托之间冥冥中似乎已经产生了某种联系。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正如王菲在歌中所唱:“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我只是在B站上无数纪录片中瞥到了布里斯托,便注定了似的再也无法忘掉它。布里斯托想必也感受到了我远隔千山万水的牵念。不到一个月,我竟然真的收到了布里斯托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将要在这座城市生活至少四年。当然,后来由于资金和其他原因,我推迟了一年才踏上布里斯托的土地,在此不提,但不论如何,布里斯托这座我曾一无所知的城市最终成了我除家乡之外生活最久的地方之一。当初偶然的一瞥,真就注定了我和布里斯托的不解之缘。
两年多前的九月中旬,我终于远渡重洋来到了布里斯托。走出圣殿草地火车站,我不禁惊叹于火车站古典恢弘的建筑。一座钟楼巍然屹立在身后,大钟的指针依然在走动。建筑风格带着浓重的文艺复兴气息,若不是刚走出车站,我几乎会以为它是一座教堂。后来,我才得知这座火车站始建于1840年,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位列英国一级保护建筑名录。
我查过谷歌地图得知,火车站到我的公寓不过一英里,步行不算远。我索性背着两个包,拖着两个各重约23公斤的行李箱走过去。不过,人生地不熟,行李又多又重,气温还比较高,我走得满头大汗,异常缓慢。这时,一位身材敦实的白人大哥见我这副模样,还时不时瞅一眼手机地图,踌躇前方路向何方,看出我是初来乍到。于是,我刚过马路,他就走近,好心地问我是否需要帮忙。我笑着摆手谢谢他,表示自己能搞定。他仍然不放心,半信半疑地问:“Are you sure?”我再次确定不需要帮忙,他才离开。没走几百米,我快走到布里斯托桥时,又有一位路人靠近我。他也关切地问是否需要帮忙。我照旧谢绝了他的好意,说自己快到了,然后祝他“Have a lovely day”。短短的一段路,我竟先后遇到了两位热心肠的陌生人主动提出帮忙,令我不由得对布里斯托人的热情与善意产生了好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布里斯托人如此友善,我想这座城市必定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好地方。
沿着Baldwin街一路走到码头的小广场时,我被眼前的画面深深吸引。广场上坐满了人,有些人直接坐在水池边或花坛旁,还有些人懒散地坐在沿街店铺外的椅子上,晒着太阳,喝酒闲聊,格外悠闲,好不热闹。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人,我瞬间有种错觉,整个布里斯托的人都聚集在这里。空中时不时还有一群海鸥盘旋而过,地上也有一些海鸥悠然地踱步,四处觅食,搜罗人类的残羹。它们看上去也像广场上的人类一样,怡然自得。
那天正好是周日,阳光明媚。我忽然想到了那张流传甚广的四格漫画——去码头整点薯条。眼前的这一幕正是漫画中的场景复现,人们坐在广场和街道上,或与朋友相对,或独自享受,整点薯条,喝点小酒,时不时抬头望望天,或与身边也在整点薯条的海鸥打个招呼。阳光下,他们当中的某些人或许也在讨论人生的终极意义,但不论他们谈论的是人生哲学,抑或生活琐碎,这一切也不过建立在此刻的整点薯条之上。这种轻松自在地享受当下的状态恰恰是我一直所渴望的,所以眼前的生活正是我想要的模样,我登时自然对布里斯托又多了几分欢喜与认同。
在码头附近转悠了一阵后,我终于找到了通往公寓的小巷。往前走一小段,我就看到了公寓大门。我怀着些许期待,蹭了某人的门禁卡进门后,却始终找不到前台,因而办理不了入住。我又翻了一遍已经入住的中国同学在微信群里发的指示,才恍然大悟——刚才进的是后门,前门则在公寓的另一侧。于是,我只得再次拉上行李箱,出门继续找真正的大门。绕过一段正在施工的道路后,我发现地图上显示前门隐藏在另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里。我对此难以置信,一栋学生公寓的前门和后门居然都深藏在小巷里,难道房好也“不怕巷子深”?我将信将疑地走进那条不深的小巷,果真看到了比后门还小的前门。若不注意,谁敢相信这竟是一栋学生公寓的正门,设计师也太不讲究了!不过,后来我才意识到,幸好当初没走距这条巷子不过十米的另一条更窄的沿街小巷。虽然两条巷子都直通公寓前门,但那条巷子更加隐蔽,夜里就成了醉鬼呕吐或撒尿的“指定场所”,所以巷子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尿骚味,几乎令人窒息。若是当初不幸走了那条巷子,恐怕我对布里斯托的第一印象就得打不少折扣了。
我很快办完入住手续,领到门禁卡,拖着行李箱上了楼,来到了我在布里斯托第一年的家——一间七人同居的独卫公寓。我走进房间,公寓的工作人员倒蛮贴心,在桌子上放了些迎新的小礼物,还有饮料和零食。经过长途的舟车劳顿,我终于可以歇歇脚了。于是,我打开饮料,一口喝光,然后直接躺到连床单都没铺的床垫上,闭目养神。
躺了十来分钟,趁着天色未暗,我决定出门走走,一来采购些生活物资,解决晚饭,二来借机熟悉布里斯托的街头巷尾。出门后,我并未按照谷歌地图的指引,而是想暂时摆脱科技的束缚,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闲逛,走到哪儿算哪儿。来布里斯托前,我就听说这座城市号称“英国小重庆”(这里也确实有家中餐馆叫“重庆人家”,是我第一次和中国室友外出吃饭的地方。不过,菜的口味着实一般,后来室友尝多了我做的菜后,认为远不及我的水平。),因为这里的街道多坡,走起来颇费劲。当然,布里斯托的坡远不及重庆那般,正如“重庆人家”的菜远不如我的水平,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确实建在山丘上,尤其是布里斯托大学的校区。我便朝校区的方向走,沿着Park街爬坡。这段破路确实不轻松。那时,我工作了一年多,长期久坐,体能下降得厉害,走到半坡,我已经出了汗。
我一直走到一家很大的Sainsbury超市,本想在这里买些东西,但转念一想还得拎着东西继续闲逛,有些麻烦,便作罢了。我原以为走到这里已是尽头,再往前没有值得探索的地方,于是就此折返。后来,我才知道继续往下走其实是布里斯托的富人区,那里还有不少值得一探之处。折返后,我顺着Perry路往坡下走,一路走到皇家医院附近。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跟我印象中周日傍晚英国街头没多少人的情景大相径庭,我想多半是开学之初的缘故,大家都忙着适应新生活。
这时,天色渐暗,再往前走似乎就要偏离市区了,我才停下,按照地图的指示走回公寓。走到通往公寓正门的那条巷子入口旁的Tesco时,我打算进去买些吃的,但当我走进店里,发现货架上空空如也,剩下的基本都是些我宁愿饿肚子也不愿买的东西,看来次日得去更远一些的超市采购了。
走出超市,天色已晚。尽管一切尚未完全安定,但我知道,我第二天会找到一个货品更多的超市,也许还能遇到更多的人情味,然后再去离公寓不远的码头晒晒太阳,整点薯条。不管怎样,至少在这天,布里斯托已经给了我一个落脚的地方,开始融入我的生活。至于接下来的日子,生活会如何展开,故事将如何发展,谁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