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月,我们都会迎接一批大学新生,最近几年感觉“奋进”“图强”的学生越来越多。
今年我第一次给新生上课他们就问我:
在大学期间需要做什么毕业后才能不后悔?考证?拿奖学金?准备做出国交换生?
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智商?情商?逆商......
各种提问,我仿佛置身快问快答的现场。
我明白学生的上进与急切,但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比如“后悔”是个非常私人化的感受,不能交给别人来判断与衡量。
不过我可以谈谈自己关于“最重要能力”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学习力,创造力,赚钱能力,当然这些也重要,但最珍贵与难得的是:清晰的自我认知与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01 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力
很多人会问别人: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那样的人吗?可见很多时候我们和自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甚至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些事比如升学,就业,婚姻也不能自主,需要主动或被动听从别人的安排。
这种局面的产生当然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但毫无疑问,当事人应该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我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不错。有一段时间各科老师都会表扬她,她就能信心满满做事,可能偶尔有个外系的老师或同学质疑她的水平,她就会因此萎靡不振。还会反复问自己:我到底是不是真的优秀。
这种情况挺普遍的。学生们有,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会存在。我以为这种情况源于对自我不清晰的认知。
一个人一定要清楚:我是谁?我的优缺点是什么?我能做的事是什么?我怎样把这件事做好?
至于别人的评价,听听就好,不用太较真,不开心了就当耳旁风也行。
去做事,而不是纠结于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常常会问纠结的那些人:别人是这方面的权威吗?他们的评价意义在哪里?能督促与推动你进步吗?
格陵兰岛是最大的岛屿,你承认或不承认它都是,这一点不会因为奇奇怪怪的人的评论就改变。所以,没见格陵兰岛啥时候焦虑吧。
焦虑来源于不自信,不自信源自没有清晰而明确的自我认知。各种证书对我们的自我构建很重要,但自我认知,我认为比证书更重要。
02 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如果有人问:这一生我们要经历的什么最多?
我的回答一定是:挫折。
我们从小就置身于一个比较的环境,上学时考试排名,工作了KPI排名,随便参加个活动也一定有个排名。
我观察过,其实小时候成绩一般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更强大,反而成绩一路高歌的学生会常常有强烈的挫折感。
挫折在某种意义上催人上进,然而挫折太多,整个人都会陷入自卑自怨自艾的深渊。
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这就是“逆商”。
我认为比较相似,但还是不同。
自我修复能力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因为认得清自己了解自己,遇到挫折就不会第一时间对自我全盘否定,会针对问题进行局部调整与完善,去解决问题,顺便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一个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所以很容易陷入眼前的事件中,并对此无限放大,很难跳出来从全局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看待这件事。
每当有消极情绪时,我都会问自己:这一生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目前这件事在哪方面影响了这个目标?是不是需要自我调整?
通常3个问题回答完,就平静了。
只要这件事不会影响到我此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就不是大事。不用花时间与精力去纠结。
毕竟人生这样短,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书没有读有趣的事没有做。要努力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