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文章有感

作者: 走向阳光的自己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2:56 被阅读71次

1

《滚滚红尘》

三毛著的《滚滚红尘》是以剧本形式呈现的。每章节前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一节篇幅不长,故事情节生动,悲壮。读完后脑中总有几个拂不去的场景。

故事发生在1945,主要是描述的是韶华与能才的感情故事。

能才身份特殊,由姑姑与姑父带大,姑父是日本人,能才的工作是由姑父介绍,跟日本人作事,在当下的历史背景下,老百姓称这种人为汉奸。

韶华离开父母以书写为生。能才读了韶华的文章,从而找到韶华,也是这一见面,便有曲折的感情故事。

能才一直在逃,逃国民党,逃共产党。

韶华因与汉奸在一起也受到牵连。

故事尾声:兵荒马乱,人潮疯狂涌向码头的大上海。能才紧拥韶华往人群汹涌的码头挤去。正当自己的思绪紧随着他们在拥挤的人群中紧紧不分离,这时候突被韶华的举动震惊,她看着能才上船后将唯一的一张船漂推给了能才转而挤身离开码头......

转而挤上船的余老板却跳下了船,来到韶华的身旁,他不介意韶华利用了他,真心想跟韶华在一起。

四十年后,能才回国,韶华已经不在了。

老迈了的能才,一步步走向那四十多年前与韶华郊游的街道。中国大地在茫茫折雪中出现,衬着孤单单的能才踽踽独行,没有了方向......

读完后心情复杂,乱世中一对相恋人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很多人就这样成了历史的悲剧。

2

《撒哈拉故事》

这本与前两本读物风格完全不一样。我个人来说还是喜欢看三毛写她的旅游故事,写她如何装扮自己的小家,与朋友间的友情故事,当然还有她与河西生活在撒哈拉的故事。

记得在《撒哈拉故事》这本书中,三毛在垃圾场捡回一个旧轮胎,洗净后,铺上红毯,当成鸟巢,在饮料瓶罐上,画上画,将小家装扮成艺术风格,感觉她诗情画意,热爱生活。

3

《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描述了河西去世后,三毛一人孤独的面对生活,她对河西的思念,处处都有河西的影子。同时感觉到三毛很爱自己的父母,三毛与父母的感情很深。

父亲给她的信中写道“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切望你的心里,不要藏着太多的悲伤,相反的,应该仰望美好的未来。

母亲则盼望着三毛能每天回家吃饭,担心她一人住寂寞。三毛写道:突然发觉,寂寞的可能是她。爸爸整天上班,我不要她操心,姐弟各自成家立业——而妈妈,整天一个人,守着那几盘菜,眼巴巴等着黄昏过尽,好有人回来吃饭。这就是她的一生一世,一生一世的妈妈。

读到这里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的母亲,一日三餐母亲很用心的照顾着我,不仅照顾着我还有我的小孩,她就这样默默无闻操持着家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女儿的三餐不用我操心,我安心工作,踏实生活。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起止一两句可以表达清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三毛写到:人生那么短,抢命似的活是唯一的方法,我不愿慢吞吞的老死。每个星期,我放自己三个小时假,看影片,一周一次,其他的时间,仍然交给了要写的歌词、家事,还有三更半夜小院里的静坐。

相关文章

  • 读三毛作品有感

    读三毛作品有感 三毛三岁时看《三毛流浪记》,笔名由此而来,本人也有说自己的文章只值三毛钱,口...

  • 读三毛文章有感

    1 《滚滚红尘》 三毛著的《滚滚红尘》是以剧本形式呈现的。每章节前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一节篇幅不长,故事情节生动,...

  • 念三毛

    念三毛——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

  • 偶感 丁未月 癸丑日

    在微信公众号上看了一文章《一读三毛误终身,从此红尘是路人》,看完略有感慨。三毛还是那个洒脱的三毛,无所顾忌,面朝远...

  • 收下一匹马

    收下一匹马 ――读《送你一匹马》有感 三毛在她的书中说...

  • 谁的青春不迷茫?

    ——读程悦的《三毛传》有感 喜欢三毛,由来以久。 三毛,这个长发及腰,穿着红的白的花的长裙,有着波西米亚风格的女子...

  • 第7天:风筝和线(三毛和她的爹爹姆妈)

    读三毛《尘缘》有感。 读三毛的文字,就像是坐在一位亲密朋友的身旁,她手舞足蹈地向你讲述她人生路途上的所见所闻,是那...

  • 读书有感

    ——读三毛的《哭泣的骆驼》有感 人心,真是个琢磨不透的东西,你永远理解不了...

  • 幸福就是:用12倍的价钱吃自己卖的鱼

    读三毛的《素人渔夫》有感 1 幸福就是:有钱了,太太吃最好的;没钱了,先生...

  • 读三毛,有感

    你是我不及的梦三毛 昨晚刚刚把陈平姐姐的散文随笔《你是我不及的梦》看完。确实想写点什么,写点这个世界对陈姐姐的不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三毛文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xd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