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送给我的一支笔,带在身边四年了,从未派上用场的它,今天在我的清洗下,吸了满满一肚子的红墨水,成为了我批改作业的朱笔。拿着笔的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也许这就是命运,闲置四年的一支钢笔,在此时又实现了它的价值,而酝酿了四年的父爱在这笔端也愈发显得清晰和厚重。
还记得2009年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因为我们经历的高考而变得灰暗。从成绩出来到填志愿暴瘦到90多斤的我,整个假期都在做无谓的挣扎——愧疚、自暴自弃亦或是神经质般的想逃离。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时灰暗的不只是我的天空,也还有父亲和母亲的心情吧。
母亲是把爱和关心、担心挂在嘴边、露在脸上的,你会时不时地听到她的叨唠亦或者关切的目光,而对于当时满怀失落与郁闷的我来说,这些无疑成为了我发脾气的导火索,于是母亲就一次次的被我的脾气欺负到红了眼亦或是无奈地叹了气。如今每次想起来,就会对天下父母的伟大生出深一层的敬佩,我想也只有母亲的胸怀能够这么博大,可以容忍孩子的种种乖戾。而父亲却是那种深沉到整个暑假对我的种种脾气以及对母亲的不敬不发一言。他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我最镇定的眼神,或者是通过母亲了解我的情绪和状态。他劝着母亲不要着急,不要唠叨。他们给我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我慢慢地想清楚,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总按照我们预想的轨迹行走。虽然在我心里自己当时很糟糕,可在父母心里,眼里,我却成了他们的骄傲——因为我努力了,因为我是他们的大学生。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想想,才觉得,其实应该是“父母眼里出西施”,因为父母的眼界是最小的,他们的眼里只有孩子。
所以,在母亲的关怀里,父亲的理解里,我度过了那个灰暗却充满爱意的暑假。临开学前,收拾行李,父亲在旁边突然问我,要不要钢笔,说他那支当年在队上做会计时发的钢笔还好好的,自己已经用不上了,而我要上大学了,自己又没有什么可以给我。看着父亲期待的眼神,我高兴地说:“要,那支钢笔好重,肯定挺贵的!”于是,父亲把他保管的很好的钢笔给了我,掂着钢笔的瞬间,双眼一下子被泪水侵占,这是父亲对我怎样的期望和嘱咐啊!不善言辞的他用一支钢笔填满了所有语言的空白,让我感受到了那深沉如山的爱和期望。
大学四年,这支钢笔一支在笔袋里,却从未用过。在中性笔的方便和习惯里,它似乎显得太麻烦,太传统,一直派不上用场。但是,我明白它于我、于父亲的意义,因此大学毕业,收拾东西时我特意的收起了这支钢笔,再次带着它走进了我新的生活。从一个校园离开,又走进了另一个校园,只是身份发生了不曾想到过的转变,初为人师有太多的琐碎和需要去摸索、去改变的种种,就连改作业也是慢慢学习和领会的。起初用红色中性笔芯批改作业,不是用的太快,就是感觉不正式,并且往往要用很大的劲去写批语。周围老师用钢笔,流利、清爽又充满神圣的红色批语让我一下子想到了父亲的那支钢笔,于是回家找出来,洗干净,换上新鲜的“血液”,它又重新走上了“沙场”,成为一支教会学生分辨对错、收获知识的朱笔,成为我作为老师不可缺少的一支教鞭,执行着它最光辉的使命。
也许,这就是命运,也许父亲就是最懂我的那一个,四年前,已经预言了这支笔以及我的未来。四年前,父亲用一支笔告诉了我爱是什么,而四年后 这支笔的命运又告诉了我,人生不可能按照我们预想的轨迹一路顺风的航行,即使被搁浅,也总有回到大海,继续扬帆起航的可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这份爱,在即使琐碎的境地里,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等待亦或者奋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