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
《道德经》第六章

《道德经》第六章

作者: 南子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22:25 被阅读5次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直 译 :

    谷神不死,(空谷一般的神奇大道永远不会死亡,);是谓玄牝。(它具有玄妙莫测的能生特性。);玄牝之门,(这个玄妙能生的门,);是谓天地根。(正是产生天地的根源。);绵绵若存,(它连绵不断,恍若存在,)用之不勤。(不管怎样使用,都不会令他枯竭。)。

    本章总结

    本章进一步地说明了道的特性。如空谷无形,虚而能用,玄妙莫测,永远不会消亡。同时还指明了道是天地产生的根源,是孕育万物的母体。道的体性,永恒不灭,妙用无尽,变化无穷。

    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看清道的天然状态。第一是道空虚;第二是道神秘;第三是道不死;第四是道能生;第五是道统摄天地;第六是道连绵不断;第七是道用之不竭。这七种状态基本涵盖了道的主要功能,概括了道的整体大用。

    在这个里头,最值得重点提出的是不死的问题,它不单纯指道不死,而说的是人本身不死,人心本来不灭。有始以来,这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是对人的生活影响最大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们存疑最多的问题。千古至今,人们所见到的生命现象,首先是出生,然后是成长,最后是死亡。没有谁改变过它,也没见到过一个人长生不老,因此,这种一直沿袭下来的生命模式给人造成了坚固的生死观念,不可动摇。人们只能在无奈之下随生死的大流而沉沦,毫无办法主宰自己的生命和未来。

    然而,这些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如果透过表象,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生命还有更深一层的东西存在,那才是生命的真正本质。正是由于假象掩盖了事实真象,才导致了生死的悲剧发生。在这一章里我们就可以从中窥见一些端倪,因为道的谷空之相才有无尽妙用,又因为空谷神奇才能变化莫测。试想,一件无相的东西它有什么可死,一件神妙东西如果有死的话,还如何称之为神?它不间断的妙用又从何而来?生命玄就玄在这里,玄在这颗心能源源不断的生事。人只要不去盯着那些生灭的事相看,一回头,就能看到这颗不生灭的心在那里不厌其烦地产生能生灭的事相。试问,那颗心是谁的,那颗心不是我难道还另有其人?如果我不是这颗心,又是谁在断定我的存在,谁在支配我的身体,谁在履行我的使命,谁在玩转我的人生?如果再看得仔细一点,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发现,所谓生死的都只是这颗心产生出来的东西。而这颗真心一直摆在那里,从来就未曾有过生死,哪怕人睡着了它还能通过梦境进行活动。

    一个人在睡眠状态下与死亡区别有多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古人云:大睡如小死。当人处在梦中时,首先可以肯定梦境里的我是假的,但是人心颠倒以后产生的错觉,会顺理成章的将假我认定成真我。而那颗真心的活力于梦前梦后、梦里梦外却丝毫没有区别,只是觉与迷的状态不同而已。梦一刻不醒来,人就始终生活在弄假成真,认虚为实的世界里。暗忖之下,从这里或许能透视到一些生命的奥秘。

    最大的麻烦在于人们迷惑以后,将这个身体当成是我,错把客人当主人。又恰似一个长期沉迷在游戏中的人,他会无形之下将游戏里的主角当成是自己,昏昧的将两者混为一体,甚至愿意为那个虚拟的自己去做出可怕的真实举动,使自己的心紧紧跟随它流落到游戏的情节当中。行道,为的就是彻底扭转我们的颠倒知见,识破自己误入的假象,纠正生死的误会,恢复生命的真实。

    天地之根就是人心,就是道性。天地生万物,说的就是人心生妄想。人的妄想之中,一物不缺。真心不随物质现象的消失而消失,它始终伴随着神奇的道妙,长久在那里演示着各种不同相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i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