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天气渐渐地热起来。读小诗,当作消夏日课。
戏题湖上
【唐】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常建是唐代山水诗人。这首小诗不知是作于那个湖上,但是湖上的无限风光在诗人寥寥几笔的缝隙里就可以窥见。
湖,波光粼粼,浩渺无尽,清凌凌的湖水慢悠悠地流,红艳艳的桃花随波去远。
“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的鱼,肥美鲜嫩。老人,也许是诗人自己,也许是诗人眼中的垂钓者,坐在湖中的矶头垂钓。
钓竿伸进水面,湖风轻轻吹,水波荡荡流,竹竿悠悠颤。一根钓竿,不止要钓鱼,还钓起了一湖明丽简净的春色。
春水涨,湖鱼鲜,然而老人意在鱼?还是意在钓呢?
诗题目中有“戏”字,大概坐而钓,胜过钓而鱼吧?赏湖景、度春光,足矣。
不过,既然以钓为名,携了渔具出来,也稍微关心一点鱼事为好。
老人看饱了春色,不禁幽默地问起来,湖里无尽数的鱼儿呀,哪一条会昏了头傻傻地来吞钩呢?这么的风趣的一问,正好回应了题目的“戏”字。可见,不管垂钓者是诗人本人,还是他替别人发问,湖上之钓都是为了消闲赏景。
此小诗,不动声色地呈递出风景之美。
慈仁寺荷花池
【清】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诗是夜景。写慈仁寺荷花池的小景。小景也可以写大,其大涵括整个天空。
诗人坐在池塘边,看着自己的倒影漫映在浩瀚的银河里。银河在天,倒影入池,诗人的影像得以与天河同框。个体极微渺,天河极壮阔,然而,在一夕之间,以池水为媒介,他们和谐地相聚了。诗人眼中的自己,被无数的莹莹星斗环绕。
有微微的晚风吹过来,水面并没有泛起波纹,依然如一块明镜,涵抱着明亮的星河。诗人也安然地端坐在星河之中,继续着星河之旅。只有风送来的缕缕荷香柔柔地提醒诗人,莫忘人间。
诗人当然记得人间,人间的美好也一样令人沉醉。但人间的美景要到夜更深、人迹杳的时候才可以得见。
夏日里,每个更定人静的夜晚,慈仁寺荷花池上,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在暗夜里点亮数不尽的莹灯,莹光明灭闪烁,天空中有,池水中有,天上浩瀚的天河,水中天河的倒影,无数星辰的光亮,都不及这无数莹火明亮璀璨。
星瀚之美,人人都赞叹,而诗人,见过比星辰之美更迷人的萤火之美。以至微小之躯,创造至宏阔之美,萤火虫,值得诗人为之一歌,也值得有心人为之一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