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星辰计划第14期“固”专题活动
看到“固”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瞬间冒出来的是“固执”和我爸。
我爸其实以前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强大的“遗传基因”便开始掌管他的思想和行为了。
说到遗传基因,不得不提起我的爷爷。如果要细说,那估计这个故事就长了,还是长话短说吧!我爷爷就算是一个有文化的固执的老头了,他的固执除了有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环境的熏染,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孔孟文化里的一些“错误”的理解。
千古年来男尊女卑,尤其在不开化的农村,那更是被传承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小时候,我妈和婶子们都是不能上席的,后来自己过以后,女主人们才有了地位。我爸那时候算比较开明的农村汉子,有什么事儿都和我妈商量,虽然我妈目不识丁,但在我爸心里人人平等、男女平等。
他那时候受到的教育已经和我爷爷那会儿受到的教育不同了。我爷爷、我姥姥都是旧文化的受害者,但是他们丝毫不觉得,反倒觉得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大家都必须遵从的。所以,即便我姥姥的父亲是私塾的先生,也没让我姥姥在私塾里上过一天学,她仅认识的那几个字还是偷偷学的,但是她的思想却是被太姥爷晕染的无法改变了。所以,我妈作为他们家最大的孩子,一天学也没有上,甚至连“夜校”的末班车也不让去。
说回我爸,我爸的固执和他们不同。我爸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了,所以他受到的教育是新教育。那为什么说他固执呢?听我细细道来。
我爸的固执和我爷爷不同。我爷爷的固执体现在自己的喜好里,而我爸的固执却是在对孩子的态度上。
小时候家里虽然还算富裕,可是我爸对于我们的品德要求很严。有一次晚上舅舅来还钱,最小的面额是50元,我爸让随手放在了桌子上,舅舅走后他也没收。那个屋平时是弟弟住的。第二天早上弟弟很早就起来出去玩了,我爸去弟弟屋里拿钱数了数,数目不对,就让我去村里的小商店找他,果然在那里找到了弟弟,但是回家后没有找到钱。弟弟被狠揍了一顿。钱也去小商店要回来了一部分。后来才知道,其实我爸那时候已经知道了弟弟这个不好的毛病,故意这么做想给他个教训。当然,从此弟弟是被管教过来了。
那时候爷爷心疼的不得了,他的大孙子那是谁也不能碰的,哪怕是犯错。但如果放到孙女身上,那可就不一样了。但是我爸才不管呢,关上门,皮带抽的我都吓的不敢从屋子里出来。
为这事儿,爷爷愣是一个月没和我爸说话。可他不明白,孩子有些事儿上可以宠着、惯着甚至纵容着,但有这事儿上是坚决不能纵容的。
老爸今年已经68岁了,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了,可他偏偏要折腾。把他接到城里想让他和城里老大爷一样,遛个弯、喝个茶、散散步或者打打拳,实在不行哪怕追追剧都行,可他就是不行,接过来不到一周,已经是要憋疯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太闲了,实在是待不住。
可是谁人不会享福?他牵挂的不就是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吗?他想让自己对于儿女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不是累赘。
所以,即便城里的生活再便利,对他而言,不如在老家有一份“事业”来的光荣而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