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今天,大少回校参与毕业典礼。我们驱车出车库时,突然有几只橘猫在前面乱窜。我把车速放慢,借着灯光看到有至少5只小小的喵星人在车库乱逛。
“哇,好可爱,回来时拿点猫粮喂它们。”看着只有2~3个月大的小橘猫,我直接被萌化了,于是爱心爆棚地说。
“别,不要拿猫粮喂它们。”大少温和但坚定地直接就都否定了。
“啊?为啥?”我脱口而出,这太违反常规了。一向有爱温暖的娃,对喵星人也是没有免疫力的,怎么会反对我拿猫粮来喂这一窝萌萌的小橘猫?
“不要拿猫粮喂野猫,尤其这么小的,不然它们会以为有人喂,弱化了觅食的能力。”大少耐心地解释。
大少说完平静地看着那几只乱窜的小喵咪,而我内心却响起了“圣人处无为之事”这句话。是啊,既然是野猫,自然有野猫生长的规则。我看似善心地喂它们猫粮,可却保证不了如喂养蓝莓和猫猫那样天天给他们供应食物。这种看心情看天气给予他们一些猫粮,尤其这么小的猫咪,无形中就滋养了它们的依赖性,自然就会弱化了他们觅食的能力。
看是良善之举,实则害喵不浅。在流浪的过程中,野猫的觅食能力决定他们喵生的长度,当然也决定了它们喵生的幸福。思及此,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仿佛自己成了害人生命的极恶之徒。在日常中,自己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善举”,原来表面的良善,实则是“恶”的根源。对啊,汉代刘安不是早早就说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良善之举,应该是“授之以渔”,我怎么突然就犯浑“授之以鱼”了呢?
想到我们的扶贫计划,是不是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呢?是不是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才有近年的“造血工程”从而替换了畅行多年的“输血工程”?我不得而知。不管如何,这个发现及相应的改变绝对是有利于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只有自己有了独立发展的能力,才真正有了脱贫的机会。否则靠山山会倒,靠海海会干,依赖于他人的脱贫几乎是缘木求鱼,是舍本求末之行,绝非究竟的善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为人处事中,我似乎总能忘记先圣的启示。有时仅凭一腔热血,自以为是地“行善”,却无视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造成各种怨念而不自知,实在是罪大恶极。
今天儿子用短短的两句话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以后行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自以为是的“善”,却行了“极恶”之事,以善之名为祸他人,实乃最恶。
网友评论